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命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实践中取得的宝贵认识,也与“中国化”这一历史文化现象是分不开的。具体来看,则与20世纪上半期思想界中国化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这一思潮的发展脉络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认识、理解这一极为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把握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变动的规律;更能窥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丰富学术文化生态,明了其与学术文化的密切联系,加深对这一命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学理内涵的认识。中国化思潮是指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形成的,主张在中西文化有机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和传统学术的现代化转换以创建民族新学术文化体系的思想倾向。从横向来看,中国化思潮既包括人们对中国化文化观的探索和认识,也包括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中国化发展思路;既涉及了众多的文化派别,也涵盖了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大多数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纵向发展历程来看,思想界中国化思潮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是思潮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正确与错误认识的交织中,梁启超、严复等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中西文化的融合问题,史学、文学等领域也出现了引入西方学术思想以重建中国学术的尝试。第二、五四以后的整个20年代是中国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期,在教育学等学科中,“中国化”已被明确提出并得到初步的探讨,而在关于中西文化的剧烈论争中,中西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也越来越为人们认识到。并且,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也已逐渐显现。第三、30年代是中国化思潮的繁荣发展期。不仅思想界大体上达成了融合中西文化以构建民族新文化的共识,而且教育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的中国化探索和实践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更为关键的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得以后来居上、繁荣发展。在其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被提出,这也成为中国化思潮发展到高潮的标志。最后、中国化思潮在1938年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这一时期中国化的主要阵地已经转移到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界。1939—1940进步理论界“学术中国化”运动的开展不仅使“中国化”的学理认识得到了深化,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各学科中国化的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逐渐成熟,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沿着中国化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走向了胜利。思想界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过程中密切联系、相得益彰,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思想界中国化思潮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围,还直接启发和影响了党的理论家以及毛泽东本人中国化思想的产生。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仅以政治之力促进了思潮的发展;以科学的立场方法引领思潮的正确发展方向;还以具体的革命实践为中国化思潮提供了现实路径。除此之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之后,学术中国化运动还对理论的宣传和深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产生于思想界中国化这一时代大潮中,因而在学理上和实践中与其他派别的中国化呈现出一定相似性和共通性。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呈现出明显的超越性,与一般的学术中国化有着本质的不同。从学理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批判吸收”、“有的放矢”、“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等理论,在中西文化、理论与实际、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关系的处理上超越了思想界其它派别。从实践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中国化的缘由、内容、途径、成果方面超越了其它。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中国化思潮的吸收和超越,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既有学术文化底蕴,也更具科学实践性,从而成为一个成熟而科学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