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剧烈。国际范围内粮食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与日俱增,贸易谈判中涉及农业领域的问题愈加的敏感,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受阻,双边贸易谈判中农产品相关问题谈判也成为争议的热点,同时主要粮食出口国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粮食安全方面所采取的手段层出不穷,都极大的影响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状况,对国际粮食价格和国内粮食价格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破坏了粮食市场的稳定性,同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其中跨国粮商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本力量、垄断性技术产权和熟悉国际市场等优势对东道国的粮食市场产生极大的冲击,对东道国的本土企业和种粮农民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也对东道国的粮食主权发出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以此为背景,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还有很多制度和措施亟待建立、完善。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上升趋稳的特征,但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逆差不断增长,且我国粮食市场部分产业受跨国粮商的掌控,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上,我国还未充分挖掘其在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方面的潜力,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关于涉农问题上的重视尚不充分,在推动农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方面还需加强支持。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对目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的研究的研究现状做出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等问题;第二部分,陈述粮食安全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国际利益论和国际政治经济学;从保卫国家利益方面,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分析视角;第三部分,介绍我国粮食安全概况,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做出新的解释,从产量、流通体制、结构和贸易等方面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介绍;第四部分,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做出分析,着重分析国际因素中国际贸易规则、主要粮食出口国、国际粮食定价权和跨国粮商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中主要考量WTO贸易规则、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及发达国家的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由于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考虑主要粮食出口国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国际粮食定价权的影响当中主要分析影响国际粮食定价权的期货市场和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跨国粮商方面主要分析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着重研究其消极影响;第五部分最后提出对针对上述国际因素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能力,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保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