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以《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为例探讨了大学本科外国建筑史教材的演变和发展。外国建筑历史课程是建筑学本科教育体系中塑造学生全面建筑观的必经环节,因此,作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外国建筑史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学术界关于外国建筑历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多以历史研究或教育相关为视角,鲜有关注外国建筑史教材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更迭与变化。陈志华先生于建国初期完成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一书可谓是外国建筑历史教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故本文拟以这本经典教材的编撰背景、编撰体例、研究方法及历史、现实价值等为线索,力图探寻外国建筑史教材发展的历史动因,评价其特殊价值及实践意义,以期对学界以往的外国建筑史研究有所补充。 本文第一部分交代了研究的背景、现状、意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二部分研究了外国建筑历史教材发展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外国建筑史教材与建筑学、建筑历史教育的关系。第三部分对《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的编写历程进行了回溯,将其自1962年起的5个版本进行纵向比较,试图还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外国建筑史教材编纂经历的各种学术环境,通过对影响教材编纂境遇因素的全面回顾,以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早期外国建筑史教材的建设及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历史需求,不同年代版本外国建筑史教材的编纂思想发生了相应的调整与变化,相应版本的教材的知识涵盖面及具体内容均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以此逻辑为线索,在本文的第四部分,笔者对南大本科外国建筑历史课程教材使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及问卷调查,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外国建筑历史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部分对上述研究做出归纳和总结,进而探讨了现用外国建筑史教材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结合现代教材观念及要求指出外国建筑史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便教利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学生理论思辨能力的培养。最终就外国建筑历史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关系确定了内容选择的原则,以期为外国建筑历史教材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