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改良型Snyder-Thompson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评估该手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是否有差异。方法:随访改良型Snyder-Thompson式后巩膜加固术后5~8年的病理性近视患者,按术时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8岁)和成年组(≥18岁),对术前及术后远期的裸眼视力、眼压、眼轴长度、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情况等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共收集完整病例60人(120眼),其中未成年组30人(60眼),成年组30人(60眼),平均随访6.50±1.02年。结果:(1)眼轴长度:未成年组术前平均为27.67±2.27mm,术后远期为28.74±2.37mm,术后远期较术前平均增长1.07±0.66mm,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5);成年组术前平均为29.90±1.97mm,术后远期为30.56±1.89mm,术后远期较术前平均增长0.66±0.57mm,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6,P>0.05);以术后远期较术前的眼轴增长量进行未成年组与成年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68,P<0.05);(2)屈光度:未成年组术前平均为-11.13±2.97D,术后远期为-12.29±3.01D,术后远期较术前平均增加-1.15±1.11D,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3,P<0.05);成年组术前平均为-17.35±3.78D,术后远期为-18.25±3.70D,术后远期较术前平均增加-0.89±0.87D,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5);以术后远期较术前的屈光度增加量进行未成年组与成年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96,P>0.05);(3)最佳矫正视力:未成年组术前平均为0.35±0.18,术后远期为0.59±0.26,术后远期较术前平均提高0.24±0.21,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971,P<0.01);成年组术前平均为0.45±0.23,术后远期为0.48±0.14,术后远期较术前平均提高0.03±0.02,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P<0.05);以术后远期较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改变量进行未成年组与成年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32,P<0.01);(4)眼底:所有患者中未发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手术并发症;OCT检查,未成年组未发现明显黄斑部病变,成年组有1.67%发现黄斑裂孔伴玻璃体牵引,有1.67%发现黄斑劈裂;三面镜检查,未成年组有1.67%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成年组有5%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结论:改良型Snyder-Thompson式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的进行性屈光度增加、进行性眼轴延长、进行性视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减缓作用;术后远期是安全的;该手术对未成年组和成年组的结果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