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一方面,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先进的农用机械使得农业具备了规模化种植的条件;另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则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大量闲置,各种农用机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严重隐性失业,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从农民收益最大化的角度看,要实现土地流转的同时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是要使得土地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收益与土地流转收益之和大于土地流转前农民所取得的土地经营收益与外出就业收益之和。但是,由于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工在户籍制度的限制下被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排除在外,从而使得农民在外出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不得不将土地作为保障的手段。另外,歧视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难度,高昂的城镇生活成本对农民工安家于城镇带来了压力,其中尤以住房压力为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放弃土地经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就必须从根源上着手,包括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削弱乃至消除土地的保障功能;培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土地经营收益,进而增加土地流转收益;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建立健全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以鼓励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加快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提高农民就业转移和自主创业收益以促进农民内部的进一步分工等。   本文主要特色在于运用模型分析农民最优化分配土地经营劳动时间与转移就业劳动时间的行为,进而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双重目标实现的经济学条件。  
其他文献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用这句来形容美国光伏巨头——SunEdison这几年的光景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SunEdison从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公司,迅速崛起为一家世
期刊
本刊讯 由上海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与杂志社联合开展的“美丽中国品质尼康”暨杂志创刊30周年大型摄影讲座第二站活动,于2009年1月17日下午13:30在宁波新兴大酒店
资本是四大生产要素之一,资本流动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区域内资源能否有效合理的配置,区域内部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又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始进入实施
正如全球范围内诸多经济体存在国际资本流动周期性的现象,其货币汇率同样与经济运行间存在周期性关系,即“货币周期性”。本文基于1998至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88个经济体的货币周期性进行测算,并进而探讨其分布特征。本文试图从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角度,探讨潜在影响各经济体货币周期性的四类共五个具体因素,分别是“国际资本流动周期性”、“商品与劳务净出口”和“商品与劳务净出口周期性”、“资本账户开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差距也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而本文研究的区域间利益外溢是加剧区域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外部性理论是现代重要的经济理论之一,根据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效果,可分为利益外溢和成本外溢,本文主要分析地方公共品的利益外溢。理论上,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仅局限于地方政府的辖区范围,由地方政府来提供此类公共品,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地方性公共品的受益范围无法恰好被限定在地方
微型企业是比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等方面更加微小的经济组织,在我国扮演着吸纳劳动力大军的重要角色。由于商业银行以抵押担保作为风险管理的基本方式,因而无力提供抵押担保的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多年来,各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在保证经济总体向前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各区域协调、共同发展,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荒野求生》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探险类丛书.本书作者贝尔·格里尔斯是野外生存探险专家,具有惊人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强大的觅食能力,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奋力生存,为我们展现了
期刊
OEM/ODM造就了世界整个IT产业,是电子行业新兴的最普遍的一种合作方式,是目前中国电子企业产业升级和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横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