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其高效执行在提高公司经营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方面的突出作用,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人们理清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影响原理,并进一步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来提升内部控制作用发挥效率。本文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COSO整合框架与风险管理框架理论等基础理论进行探讨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对什么是股权结构及其国内现状如何、内控有效性应如何界定、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效用的影响机理与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在股权结构与内控效用方面的探索成果并进行评价。基于此,提出了五条研究假设,以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真实完整性和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为被解释变量,以控股股东属性、最大股东持股比、机构持股比、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等五项指标为解释变量,以每股收益额、年末总资产作为控制变量,搜集财务数据并构建实证研究模型,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最后,针对实证结论,建议我国企业应如何优化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效益不佳,但是财务报告比较可靠;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效用的发挥;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财务报告越真实完整;2-4大股东持股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报告可靠性;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用的发挥。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股权结构的优化方而,我国应继续打破上市公司国有性质控股的局面,积极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合理控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提高股权制衡度,并给予适度持股以鼓励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在积极健全内控信息披露机制的同时,加强培育良好的监督环境,如健全评价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