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脲醛缓释肥养分释放慢,肥效时间长,由于价格较高,国内外较多将其应用在经济作物上,在大田作物上应用较少,且脲醛缓释肥在田间的养分释放研究也不太合理。为降低成本并增加脲醛缓释肥在大田中的施用,给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确定脲醛缓释肥在田间的氮素养分释放特征,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脲醛缓释肥与常规尿素按脲醛缓释氮占总氮30%、40%、50%、60%及70%不同配比在小麦、玉米、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分析不同处理对作物生长、土壤养分、产量、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比脲醛缓释掺混肥的田间养分释放规律及在土壤中的氮素挥发淋溶损失,得出脲醛缓释肥与尿素的最佳配比,为脲醛缓释肥在小麦-玉米轮作、水稻上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在黄淮海地区,脲醛缓释掺混肥在小麦田间氮素释放呈现先降低再升高最后降低的过程,脲醛缓释氮占总氮40%、50%的处理能为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更好的提供氮素供应,有利于小麦生长和提高产量。(2)在小麦田间试验中,脲醛缓释氮占总氮40%、50%的处理较常规基肥处理增产11.36%、12.01%,增收1359元·hm-2、1350元·hm-2,氮肥利用率提高22.95、9.68个百分点,较常规基肥加追肥处理增产13.01%、13.67%,增收1591元·hm-2、1582元·hm-2,氮肥利用率提高31.58、18.31个百分点,脲醛缓释氮占总氮30%、60%、70%的处理表现不理想。在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中建议按脲醛缓释氮占总氮40%或50%配比施用,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植株对磷、钾的吸收,增产增收。(3)在小麦茬后的玉米田间试验中,脲醛缓释氮占总氮50%、60%的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01%17.76%,增收1889.04641.2元·hm-2,氮肥利用率提高9.4023.00个百分点,其它处理增产增收效果不理想。因此,黄淮海地区生产中建议,若小麦茬后种玉米,建议按照脲醛缓释氮占总氮50%或60%配比施用,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植株对磷钾的吸收,促进增产增收。(4)脲醛缓释氮占总氮30%、40%的处理能为水稻生长前期提供充足的氮素供应,后期平稳供氮,促进植株对磷、钾的吸收和转运,增加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6.2%13.5%,增收1445.84119.9元·hm-2,氮肥利用率提高5.727.5个百分点,效果显著,且产量、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较树脂包膜尿素复合肥处理、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复合肥处理有所增加。脲醛缓释氮占总氮50%、60%的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在产量、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不理想。在黄淮海地区水稻生产中按照脲醛缓释氮占总氮30%、40%的配比施用更利于水稻高产高效、增加收益。(5)通过土柱模拟淋洗试验得出,常规施肥处理氮素淋失量占总施氮量的23.44%、16.38%,高于脲醛缓释掺混肥处理和硫加树脂尿素复合肥处理。相较于包膜肥处理,在同等比例常规氮素条件下,脲醛缓释掺混肥氮素淋失率小于包膜肥处理,说明脲醛缓释掺混肥处理不易发生氮素淋失。各处理氨挥发损失较少,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