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研究有关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怎样的途径和作用机理发挥效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它是中央银行确定了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并付诸实施开始,到实现其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及各种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机联系的总合。在研究领域,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已经有了丰富的内容,本文力求在阐述这些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正常传导的主要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目前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各种理论,并探讨了这些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其中着重介绍了以资产结构调整为渠道、以信用为渠道和以汇率变动为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第二章分析了形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障碍的具体原因。首先,对利率的管制是形成我国资产结构调整传导障碍的主要原因,因为利率是这种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其次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的滞后,交易工具的不足,使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大打折扣;第三,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模式和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以信用为渠道的传导机制障碍。第四,我国人民币的结售汇制和固定汇率制使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加速增长,弱化了人民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同时使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基本无效。最后,由于我国具体国情和体制上的存在问题,使企业和居民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信用秩序的混乱和法制的不健全也加大了信息不对称效应,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章中还专门论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从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三个方面,结合数据和图表逐一分析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疏通货币政策障碍的具体对策。本文认为,疏通资产结构调整传导障碍的关键在于发挥利率的作用,其改革措施必然是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疏通信用渠道的传导障碍的关键在于解决信贷活动中的软约束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信贷约束,提高微观金融主体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映强度;疏通汇率传导障碍的关键在于减少现行汇率体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干扰,因此要进一步改革人民币的结售汇机制和建立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