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文学作为华夏文明银河中璀璨的一颗星,它无法与其前后皆为一代文学之风向标的唐宋诗词、明清之学相媲美。遥想这个既浪漫又淳朴、既粗犷又文雅的时代,它那独特的美,也是丁鹤年所体现的。 丁鹤年一生跨越元明两个时代,他挣紮于元末战争的惨痛现实之中,又对明初太平之象大加赞赏,因此他比萨都剌等文坛巨匠更能完整地代表元代末期的文风,并引领明代初期诗坛的走向。然而,丁鹤年在文学上的造诣却因颠沛流离的漂泊劳顿而淹没在浩瀚的学界,甚至一度被人遗忘。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却摒弃为官之念,身为回回人他竟潜心修习儒学,十八岁时因战乱避兵奔走镇江,开启了他八十载或摧残心志、或抒发幽怀的漂游之旅。他一生着述颇丰,有《丁鹤年集》传世,但版本多有不同。 鉴于学术界三十年来对丁鹤年生平及诗歌创作的研究已具规模,因此本文力图规避以往热门研究,从文献学角度切入,将文献学、文学地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及考论相交的方法来重点研讨与丁鹤年往来的官吏、士人、亲朋、僧道等众多人物及其相关交游诗的创作,并阐述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又,丁鹤年不同的交游体验及漂泊经历影响其诗歌不同的审美取向。因此本论文依据对丁鹤年交游诗人的考证继而对其交游诗作进行考证再编年,从而以时间的纵向角度去探索丁鹤年审美风格的演变历程。 此外,本文的创新之处除却运用交游考来解读丁鹤年的诗歌创作外,还从空间上对丁鹤年交游诗作了地理位置考证,以期给文章增添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