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cm非实性肺腺癌结节HRCT特征及病理分型,探究HRCT特征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州总医院就诊的227名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患者,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4排螺旋CT及Philips Brilliance256层iCT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扫描,记录患者CT数据及病理分型,对227名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数据及病理分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探索HRCT特征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227名患者共250个病灶结节的大小,将病灶进行分组:将病灶大小≤10mm的病灶标记为A组,共56个;将10mm<病灶大小≤15mm的病灶标记为B组,共99个;将15mm<病灶大小≤20mm的患者标记为C组,共95个。250个病灶对应患者的性别饼状图显示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且对A、B、C三组患者性别构成分布观察均显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提示女性发病的风险要高于男性患者。各组平均年龄集中在50~56岁,且随着病灶体积变大,患者年龄有上升趋势。每组病灶肺叶分布均以肺上叶为主;提示肺上叶是好发部位。250例病灶病理分型以AIS+MIA为主,A组病理分型以AIS为主,B组以AIS+MIA为主,C组以MIA+IA为主,对三组病灶病理分型进行R×C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7,P=0.000),提示AIS、MIA是肺腺癌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三组病灶CT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39,P=0.645),A、B组病灶CT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594),A、C组病灶CT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P=0.811),B、C组病灶CT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0,P=0.354)。不同病理分型病灶CT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00,P=0.000);随着病理分型级别加重,病灶CT值随之增大。不同病理分型病灶组间CT值比较显示,AAH与AIS、MIA、IA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S组与MIA、IA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A与I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三组病灶实性成分出现情况进行R×C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43,P=0.000);提示随着病灶的增大,实性成分出现率增加。对不同病理分型病灶实性成分出现情况进行R×C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50,P=0.000);提示随着病理分型严重,实性成分出现率增加。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三组病灶实性成分CT值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1,P=0.891)。不同病理分型病灶实性成分CT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97,P=0.000);提示随着病理分型严重,病灶实性成分CT值随着增大。三组病灶实性成分大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45,P=0.000)。三组病灶实性成分占比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02,P=0.126);三组病灶实性成分占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不同病理分型之间实性成分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5,P=0.005),提示随着病理分型加重,实性成分大小增加。不同病理分型病灶实性成分占比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1,P=0.043);提示随着病理分型级别加重,实性成分占比增加。三组病灶边缘光滑、分叶、毛刺三种形态间R×C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肺腺癌患者病灶主要表现为边缘不光滑,有分叶,有毛刺;不同病理分型病灶边缘光滑、分叶、毛刺三种形态间R×C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肺腺癌患者病灶主要表现为边缘不光滑,有分叶,有毛刺。病灶增大,空泡发生率增加,胸膜牵拉征发生率增加,空洞、细支气管造影以及钙化的发生与病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病灶内部空泡、细支气管造影以及胸膜牵拉征与病理分型级别有关,空洞、钙化与病理分型级别无明显相关性。病灶大小越大,肺血管分型级别越高;病灶病理分型等级越高,其肺血管分型级别越高。对病灶大小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病灶位置、毛刺、空泡、性别是病灶大小的影响因素;对病灶病理分型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病灶位置、分叶、毛刺、细支气管造影征、血管等级、女性、年龄均是病理分型的影响因素,值得在临床诊断中重点关注。【结论】病灶位置、分叶、毛刺、细支气管造影征、血管等级、女性、年龄均是肺腺癌患者病灶大、病理恶性程度高的高危因素,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