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农村发展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珍贵的土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十分稀缺不可代替的土地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使得已经十分紧缺的耕地资源显得日益紧张。耕地资源变得十分紧张。耕地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其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耕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可以判断耕地保护政策是否合理有效,诊断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也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政府调控机制和市场机制两个方面入手,以评价耕地保护政策为目标,选取合理有效的指标建立耕地保护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SPSS17.0软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得出周口市各县区的耕地保护绩效评价总分值和效用值,最后再对比进行分析。通过主成份分析方法,对周口市耕地保护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其时间演化特征呈现“先抑后仰”的波动变化情况。从2002年到2003年,周口市的耕地保护总得分急速下降,表明周口市在这2003年这一年里的耕地保护的执行情况不是很好,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的机制,政府的执行力不强,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高。从2003年到2005年,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周口市开始有意识的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尤其在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周口市也积极响应,大大地提高了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耕地保护的成果也初见成效。从2005年到2007年,呈现急速上升的趋势。在2005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周口市也是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耕地保护补偿,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2007年到2012年,周口市耕地保护绩效总得分逐渐增大,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0.0736增加到2012年的0.9278。也就是说,2005年以后,耕地保护的政策逐渐完善,周口市也越来越注重对耕地的保护,耕地保护的情况也越来越好。通过主成份分析方法,对周口市2005、2012年各县(区)的耕地保护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2005年周口市各县区耕地保护绩效水平差异较大,从高到低得分的排序依次为,川汇区(映射后10/1.1498)、沈丘县(9.1103/0.9149)、商水县(7.9202/0.6007)、淮阳县(5.9496/0.0803)、太康县(4.9751/-0.1770)、鹿邑县(4.9157/-0.1922)、项城市(4.8786/-0.2025)、郸城县(3.9370/-0.4432)、西华县(3.7365/-0.5041)、扶沟县(1/-1.2267)。其中,川汇区、沈丘县、商水县位于较高水平区,耕地保护绩效水平较高;淮阳县位于中等偏上水平区;中等偏下水平区有5个县(区),分别是太康县、鹿邑县、项城市、郸城县、西华县,主要分布在北部外围区;低水平区仅为扶沟县。在空间上,大致分为两个片状区域。耕地保护绩效高水平的县区比较分散,在周口市的西南和东南方向,项城市的两侧。耕地保护绩效中等偏上水平的县区相对偏少,分布在周口市的中部。耕地保护绩效中等偏下、低水平的地区,除襄城外,主要分布集中分布在西北部。2012年周口市各县区耕地保护绩效水平的水平差异也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太康县(映射后10/0.8034)、郸城县(8.3283/0.4063)、淮阳县(7.6640/0.2485)、鹿邑县(7.3708/0.1788)、商水县(7.2743/0.1559)、沈丘县(7.1111/0.1172)、西华县(6.6191/0.0003)、项城市(5.7167/-0.2141)、扶沟县(5.0944/-0.3619)、川汇区(1/-1.3345)。按照划分标准,太康县、郸城县、淮阳县处于较高水平区;鹿邑县、商水县、沈丘县、西华县、项城市、扶沟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区;川汇区水平耕地绩效得分偏低,处于低水平区。在空间上,周口市耕地保护绩效水平基本可以分为两片区域,即东北部片区和西南部片区。北部片区的太康县、淮阳县、郸城县以及鹿邑县,耕地绩效保护水平较高,形成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域;西南部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项城市以及沈丘县形成连片的分布区域,耕地绩效水平相近。另外,川汇区的发展水平最低,形成两大片区之间的凹陷区。通过对周口市耕地保护政策绩效的研究,深入分析评价结果,为提高周口市耕地保护的水平提出以前建议的对策:加强耕地监管,提高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行为的积极性、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耕地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步伐,加大耕地保护政策的执法力度、加强耕地保护意识宣传,积极推动公众参与过程、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做好土地利用宏观调控、重视耕地保护中的科技手段,加强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