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实验进行相关控制,对参加12周孙式太极拳训练的女大学生,运用德国Zebris足底压力测力板进行步态测试,并对其步态相关指标足偏角、步长、跨步长/步幅、步宽、步速、步频、两次双支撑相、移动指数、支撑相、单支撑相、摆动相等11项指标进行采集与分析。拟解决两个相关问题:(1)对女大学生经过习练孙式太极拳后其步态指标进行量化。(2)揭示习练孙式太极拳对女大学生的步态稳定性和步态对称性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师范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的2017级公共体育太极拳和养生功法选修课的女大学生(非体育专业)246名,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进行动员,选择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学生无运动障碍,无认知障碍,身体健康,无明显心理疾病并自愿参加为期一学期(12周)的训练,从中抽取31人,实验组17人,对照组14人。研究结果:一、在常速行走状态下,实验前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步态指标步速和移动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均值显示步速加快、移动指数减小。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步态指标,步速和移动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后比实验前均值显示步速加快、移动指数减小,但步幅、步宽、步频和两次双支撑相无显著性差异(P>0.05),足偏角、步长、支撑相、单支撑相和摆动相在实验前后均有变化,左右差值也有些许变化,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二、在慢速行走状态下,只有实验组实验前后的移动指数有意义(P<0.05),且实验后均值小于实验前,步幅、步宽、步频、步速和两次双支撑相均有发生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足偏角、步长、支撑相、单支撑相和摆动相在实验前后均有变化,左右差值也有些许变化,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三、在快速行走状态下,实验前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步态指标步宽、步频、步速和移动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均值显示步宽减小、步速加快、步频加快、移动指数减小。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步态指标步宽、步频、步速和移动指数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后比实验前均值显示步宽减小、步速加快、步频加快、移动指数减小,而步幅和两次双支撑相无显著性差异(P>0.05);足偏角、步长、支撑相、单支撑相和摆动相在实验前后均有变化,左右差值也有些许变化,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四、快速行走状态下的步态指标之步幅、步频、步速和两次双支撑相变化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常速行走和慢速行走状态相比,步幅最大、步频最快、步速最快、两次双支撑相最短;而三种速度下的足偏角、步长、支撑相、单支撑相和摆动相的左右差值在实验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通过两组女大学生为期12周的训练后,对三种不同速度下的步态量化后发现,常速行走状态下表现有步速加快和移动指数减小,因此习练孙式太极拳对大学生常速行走的稳定性有促进作用。慢速行走状态下表现有移动指数减小,对大学生慢速行走的稳定性有促进作用。快速行走状态下表现有步宽减小、步速加快、步频加快、移动指数减小,习练孙式太极拳后对快速行走状态的稳定性有促进作用。比较女大学生习练12周的孙式太极拳对三种不同速度下的步态量化后发现,快速行走速度下的步态指标差异最明显,正常行走速度次之,慢速行走速度最弱;步态稳定性也是对于快速步态的影响更显著、常速次之,慢速则影响较小。表现为快速状态下行走稳定性最好、常速次之、慢速较差。但习练孙式太极拳对步态的对称性均没有显著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