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和改变人类活动,影响土地利用,最终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疏勒河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进行了多次移民开发,使流域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本研究对1987年以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实施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并以“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建立了政策量化指标体系,用加权求和模型测算了政策综合强度;分析政策强度变化特征;以1987、1996、2007、2015年的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为基础数据,估算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1987-2015年间疏勒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时空特征。最后,对二者进行Pearson相关性和滞后性分析,探讨移民政策实施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响应,探究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政策实施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政策综合强度指数随着各项投资和开发面积的增加而增强,1996年政策实施基年,各项投资较少,新增耕地面积和造林面积有限,政策综合强度较小为仅为0.0162,1999-2002年政策投资额迅速增加,政策强度综合指数迅速增加。(2)1987-2015年,疏勒河中下游土地利用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用地类型主要为草地、耕地、未利用地;由草地、林地、水域湿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所组成的绿洲总体呈增加趋势,29年间共增长549.15 km~2,研究期内耕地的面积增加最多,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最快,动态度为5.3724%。1996-2007年用地类型,地类变化速度,转移面积等较其他两个时期剧烈,而这一时期正是“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阶段。(3)1996-2007年,是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时期,其扩张空间变化与疏勒河流域移民的移入区和时间相吻合,说明移民政策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4)1987-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上升趋势,但增加总量较少,增长趋势缓慢,28年间共增加6.21×10~8元。研究区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处于波动变化状态,其中,耕地和林地服务价值增长显著。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呈现出微小的波动变化状态,每项生态系统服务贡献的价值在该年生态系统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5)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政策综合强度及其各项指标均呈0.01水平的显著相关性,政策指标中林业投资、移民安置投资、新增灌溉面积、造林面积、移民人口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因素。草地、林地、水域、耕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政策综合强度及各项政策指标均呈显著性相关,移民人口、造林面积,新增灌溉面积是影响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因素。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与政策综合强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文化服务价值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6)政策实施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的滞后期为3年,其中,第2年和第3年对其变化影响较大,从累积角度来看,滞后期为4年。草地、林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政策影响滞后期为3年,而水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滞后期为4年;从政策累加的角度来看,其滞后期较长。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政策影响滞后期均为3年,从政策累积的角度看滞后期均为4年。(7)政策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显著,在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政策的些影响既是及时的能直接反映生态环境变化,又是滞后的和具有累积效应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政策因素是引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