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认定数据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办2006[11]号文《关于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我国网络信任体系研究和建设工作的要求,责任认定作为网络信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网络行为可核查、网络事件责任可追究和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途径。然而要有效实现责任认定,审计机制就不能够单纯的停留在数据的采集、查询和统计等功能上,重要的是要对审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从而为责任认定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保障。责任认定数据分析系统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提出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数据综合分析平台,能够把网络中位置各异、格式不一的日志和审计数据集中起来进行关联性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完备的责任认定依据,以满足责、权、利相统一的安全网络环境要求。随着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监控和取证的对象由原来单一的主机系统转变为由各种服务器、路由交换设备和安全设备等组成的网络系统,有用的证据往往分散在多种不同的日志中。由于日志种类繁多,格式不一,彼此之间的联系难以直接体现,传统手工分析模式面临极大困难。同时,激增的同志数据背后隐藏了许多重要信息,为了使分散的日志能够有效辅助取证工作,往往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事件场景关联。我们在研究和分析了责任认定相关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日志的基于事件“前提/结果”的事件场景关联方法,即PC-ECF,从而使本系统很好的解决了多源日志辅助取证进行自动分析的问题。通过基于日志融合技术的审计数据预处理方案的设计,本系统很好的实现了海量审计数据的约简,从而将原始数据量保持在关联分析工作可以处理的范围内。本文的另外一个工作重点是设计和实现了扩展IDMEF(intrusion detection messageexchange format)格式标准后用于表示安全事件的Event数据模型,解决了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问题,为标准化服务提供了标准接口,从而使得多种来源的审计数据可以进行集中关联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和Web技术的发展,WWW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然而使用传统的搜索引擎,用户要精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往往十分困难。Web信息抽取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随着P2P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以P2P网络为依托的P2P群发通信算法日益成为影响P2P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通常使用并发通信时间作为衡量P2P网络中群发通信算法的主
复制检测技术在信息时代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复制检测又为两类:一类是形式化语言文本(如:计算机程序代码等)复制检测,另一类是自然语言文本复制检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比传统身份鉴别方法更安全、更方便,同时能够克服传统身份鉴别方法易丢失、易仿冒、易破解的缺点,是近些年兴起的热门学科,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
显示模块是心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心电设备提供人机交互和显示效果的支持。好的人机交互和显示效果可以方便用户操作心电仪和观察心电数据,对准确判断至关重要。本文针对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媒体直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几年,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带宽的迅速提高,为流媒体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Internet的普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中文文本是按句连写的,词间无间隙,因而中文信息处理的首要问题是词的切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