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新常态下,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近年来,随着受到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经济增速过快等多方面的影响,海洋渔业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的拐点阶段,同时由于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性又进一步制约了海洋渔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有益的借鉴,从而构建了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主要从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规律、动力机制以及影响因素三部分进行研究分析。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别从时间以及空间维度对浙江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并探析其具体的演变规律。同时根据浙江海洋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海洋渔业科学技术、海洋渔业固定资本投资、海洋渔业劳动力、海水养殖面积以及海洋渔业资源五个方面来选取海洋渔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浙江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已逐步形成中心—外围的布局模式,整体的空间集聚趋势较为显著,但从局部分析来看,海洋渔业的高值集聚区集中分布在浙东沿海且有向南拓展的趋势,而低值集聚区则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山区。浙江海洋渔业空间布局还呈现显著的经度分布差异特征,并形成以舟山—宁波—台州为核心的三中心分布格局。此外,通过对浙江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机理与实证分析,发现海洋渔业科学技术、海洋渔业固定资本投资以及海洋渔业资源对浙江海洋渔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资本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主导着其他影响因素共同进行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演变过程,而海洋渔业劳动力、海水养殖面积则对于海洋渔业空间集聚起到阻碍作用。最后,本文从构建高效集约化的空间布局、推动海洋渔业生产由近海向深海拓展、强化甬台舟三核心集聚作用以及加大海洋渔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浙江海洋渔业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