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度对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胚胎发育的影响及早期生长的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研究了盐度对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和目前北部湾海域普遍养殖的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对照组)的胚胎、浮游幼虫期及稚贝期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初步探索了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引种到广西北部湾北海合浦大坡、钦州沙角和防城港白龙珍珠湾3个养殖海域实验点的早期生长情况,探索了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的早期生长规律,旨在为广西沿海养殖户提供新的牡蛎养殖品种,促进牡蛎产业在广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盐度对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早期发育与稚贝生长的影响在水温28~29℃、p H 8.1~8.2条件下,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在设置的盐度梯度(3、8、13、15、18、23、28和33)中均能正常受精,而对照组在盐度33时未能正常受精。牡蛎新品种在盐度8、13、15、18、23时,受精后1 h 5 min开始卵裂;盐度13、15、18时,受精后13 h 50 min发育为D形幼虫,经过18 d发育至眼点幼虫。相同盐度组,牡蛎新品种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牡蛎新品种的适宜受精盐度为13~23,对照组的适宜受精盐度为13~18。同一盐度组下,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与对照组浮游幼虫期的壳高生长指标差异显著(P<0.05);不同盐度组间,牡蛎新品种浮游幼虫前期壳高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浮游幼虫后期差异显著(P<0.05),新品种浮游幼虫的附着率和早期稚贝存活率在盐度13~23时较高,且不同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牡蛎新品种浮游幼虫和早期稚贝生长的最适盐度为13~23;对照组浮游幼虫和稚贝生长的最适盐度为13~18。牡蛎新品种在浮游幼虫和附着稚贝阶段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适养盐度较对照组由18提高到23,且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耐高盐度适宜范围。2.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在广西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的早期生长比较对同一养殖海域、不同牡蛎群体进行早期生长比较,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的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且壳长、壳高增长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生长表现优于对照组。牡蛎新品种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在3个养殖海域的牡蛎新品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对3个不同养殖海域的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与对照组早期生长的比较发现,牡蛎新品种与对照组在钦州沙角养殖海域的死亡率最高,3个养殖海域的死亡率大小依次为钦州沙角(牡蛎新品种为36.92%,对照组为45.36%)>北海合浦大坡(牡蛎新品种为27.17%,对照组为38.11%)>防城港白龙珍珠湾(牡蛎新品种为24.82%,对照组为34.48%)。实验结束时,牡蛎新品种的个体大小依次为北海合浦大坡>防城港白龙珍珠湾>钦州沙角。3.养殖海域水质因子与浮游植物对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早期生长的影响通过对3个养殖海域水质进行分析发现,影响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早期生长的水质主要盐度,且北海合浦大坡养殖海域水质指标波动最小,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钦州沙角养殖海域的水质变化较大、波动最大。对3个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分析发现,3个养殖海域水体中均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种类为主,北海合浦大坡养殖海域鉴定出藻类19个属,钦州沙角养殖海域鉴定出藻类16个属,防城港白龙珍珠湾养殖海域鉴定出藻类17个属,3个养殖海域海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分布以北海合浦大坡养殖海域最多且最为稳定,钦州沙角养殖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少且波动较大。结果表明,养殖海域水体中水质因子、浮游植物均影响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的早期生长。综上所述,牡蛎“华南1号”新品种的早期生长在北海合浦大坡、防城港白龙珍珠湾适应性较好,牡蛎新品种的早期生长在钦州沙角海域适应性差,牡蛎新品种在3个养殖海域的早期生长适应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海合浦大坡>防城港白龙珍珠湾>钦州沙角。
其他文献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viral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viral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以呕吐、腹泻、脱水为临床症状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对各个年龄猪群均易感,但对哺乳期仔猪影响最大,对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均可达到100%。对全球养猪行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是阻碍养猪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移动应用的访问安全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包括密码登录、指纹识别在内的传统移动应用身份认证技术无法对操作者进行连续性认证,因而无法阻止认证成功至账户注销期间出现的恶意操作者对应用的访问。鉴于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连续身份认证技术,该技术基于持续不断采集到的用户的行为数据判定操作者是否合法,是当前移动应用中保证访问安全性的有效解决方法,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关注。触屏是当今移动设备普遍支持的用
本研究以墨西哥湾扇贝为研究对象,运用磁珠富集法筛选墨西哥湾扇贝微卫星分子标记,并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墨西哥湾扇贝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墨西哥湾扇贝的遗传特征,为墨西哥湾扇贝种质资源改良提供相关的遗传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1.运用磁珠富集法开发了墨西哥湾扇贝20对微卫星引物。以生物素标记的(CA)16和(GA)16为探针来捕获微卫星序列,通过三引物法检测随机挑取的384个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SVEP)在脑机接口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然而目前这些应用研究主要还局限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离实际应用还有较长的距离。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应用系统还缺乏通用性。因为不同年龄人群的视皮层神经元膜的含水量不同,相应的膜等效电容和电导也不一样,使得相同的光刺激下诱发的大脑空间电场和SSVEP存
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在宿主体内通过不断释放分泌排泄产物(ESP)与宿主免疫微环境接触以调控免疫。树突状细胞(DCs)是宿主体内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在病原识别、效应细胞分化等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DC1、DC2、DCreg亚群能分别诱导辅助性T(Th)细胞向Th1、Th2、Treg细胞分化。因此,研究FgESP对DCs分化的诱导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大片吸虫
振动时效是一种消减工件残余应力快捷、有效、环保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振动时效主要应用于较低固有频率的工件,对于较高固有频率的工件,由于现有普通激振器产生的激励频率无法接近或达到工件的固有频率,因此无法实现高刚度工件发生共振以产生足够的动应力,达到消减工件残余应力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非线性超谐振动时效的方法,利用超谐振动的高阶达到工件的固有频率,但振动时效的本质是让工件发生
批量化精密加工智能制造旨在将大数据、先进分析、高性能计算等集成到传统制造系统中,创造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而由于机械系统或组件的磨损和故障通常会导致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生产率,所以开发和实施机械预测和维护管理至关重要,而对刀具磨损的预测更是切削加工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实现刀具磨损状态在线识别为目标,以切削力信号为分析对象,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组合构建识别模型,用实验数据训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将
K公司是国内家具行业生产线性推杆的企业,在智能制造的升级过程中,力求打造一座推杆及其零部件制造的智能工厂,在智能工厂规划过程中,要求不同车间生产线和物流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包括总装生产线与物料供应自动化系统和成品物流自动化系统的无缝衔接。本文针对与总装生产线(位于五个车间)紧密连接的成品物流自动化系统的衔接需求,从成品下线、输送、存储、发货一体化运作的角度设计成品下线衔接系统、存储系统、出入库
粉垄耕作是一种全新高效的耕作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40种作物上推广应用;为探明粉垄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甘蔗为供试作物,田间设计以粉垄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较,研究了常规旋耕20 cm(XG)、粉垄20 cm(FL20)、粉垄40 cm(FL40)和深翻旋耕40 cm(SF)四种耕作方式对农田赤红壤理化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粉垄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支撑。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受台季风的影响,甘蔗易出现大面积倒伏、折断现象,使蔗糖产量下降,且导致机械收割困难,严重阻碍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而目前对甘蔗倒折机理的研究匮乏,不利于甘蔗抗倒折措施的优化,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开展随机风载作用甘蔗倒折机理研究,为甘蔗抗倒折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对推进甘蔗种植产业和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究基于ALE流固耦合算法和FEM-SPH耦合算法的风载、甘蔗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