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美学研究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形成了诸多与传统艺术哲学存在本质区别的、新的美学理论,而且这种发生转向的美学研究不分中西,在研究实践上都可以被概括为是采用文化视角展开研究的结果。文化概念在使用中其内涵往往千差万别,在美学理论研究转向问题上,文化概念的内涵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文化在这个问题领域中所选择的内涵不是结构性内涵,而是象征性和描述性内涵。文化的结构性内涵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包括实物形式(如器具、建筑等),也包括社会结构、制度、文字、习惯等,而文化的象征性和描述性内涵则指一切富于意义的符号,既包括静态的成果也包括动态的过程。正是从文化的象征性和描述性内涵出发,美学研究中的审美化理论(研究把非美看作美)、审美文化理论(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非艺术审美)、环境美学(研究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身体美学(研究身体作为审美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应用美学(研究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等都可以被概括为美学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发生转向的当代美学研究对象简单地说就是大众审美形态,以电子技术支撑和以消费性为主导的大众审美形态主要包括电子阅读、大众影视审美、同形异质的复制经典、城市中审美以及人对自身的美化等,在这些审美形态中集中具有一边凸显消费性一边又以追求自由为最高目标的特征。发生转向的当代美学研究并非孤立地产生,后现代思潮是其强大的理论资源,在具体层面上大众文化理论则被直接运用到了当代美学理论建构中。当代美学研究将矛头直指艺术哲学,颠覆西方现代美学研究的传统,其根本思想动力正是后现代思潮去本质、去中心精神。清晰地阐释当代审美形态离不开准确地定位大众角色,大众文化理论成为当代美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以文化的视角考察当代审美实践,则大众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对象。在当代美学理论发生文化转向的背后,实际是高度重视大众审美实践的结果。高度重视大众审美实践,也是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大众文化、传媒文化等研究成果广泛且深刻地与美学研究交叉的客观反映。重视大众在审美实践中的角色地位,不是传统方法上将大众看作是与精英对立的群体,从而施以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在当代审美文化实践层面高度重视大众是把大众置于当代审美实践主体的位置上,充分认可其在审美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并尊重大众审美选择形成的潮流,也深切关注大众审美观念的内在成因及意义。总体来说,发生转向的美学研究对大众审美实践高度重视凸显着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当代美学理论建构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审美文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审美文化”仍未被统一、清晰地界定,在核心概念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审美文化理论在阐释具体审美形态时就将回避大众审美的主体这一重要对象,因而造成一方面确定了大众审美形态作为理论阐释的对象,一方面仍无法摆脱精英视角居高临下对大众审美的评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在已经借用了诸多理论资源的前提下发掘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需要打破对基本范畴的研究沿着分析特征这一相对封闭的研究思路,而是从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入手,探讨其阐释当代审美形态的可能性,同时把中国古典美学中推崇感悟式、整体化思维运用到对当代审美实践的阐释中去。在当代发生转向的美学研究中,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也将与西方美学产生更多、更深层面的合作。当西方美学理论关注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审美化、身体美学时,其理论建构思路往往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是一致的,而对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理论来说,其理论合理性和有效性建构也往往离不开古典美学思想的强大支撑。从全局的视野看,转向了的美学研究背景下,中国美学古典思想需要一种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美学建构的气魄,发挥古典美学思想在基本范畴阐释、命题阐释等方面对世界美学建构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