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由于产品的生产被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环节,中间品多次跨越国界在不同国家之间流转,传统贸易统计存在重复计算问题,以增加值为统计口径的贸易统计方法被正式提出。中日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亚洲重要国家,且互为重要的贸易对象,两国间的经贸往来不仅能够助力各自发展,也为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但是由于贸易差额的扩大化以及贸易利益分配的失衡化加剧了双边贸易关系的紧张态势。 本文以增加值为统计口径,重新测度了2000-2011年中日贸易增加值状况,并且采用出口价值分解法,通过剔除贸易额中的国外价值增值和本土价值增值回流,分析不同行业中日双边贸易存在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的分配正朝着对中国不利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日两国贸易增加值状况,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垂直专业化和技术投入四个方面对中国对日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规模经济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比较优势、垂直专业化和技术投入,规模经济是影响出口增加值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垂直专业化、技术投入、要素禀赋和贸易竞争力指数。 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为提高中国对日出口增加值,扭转中国在中日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的不利局面,中国应该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积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鼓励国内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的国内配套生产,减少中国对于中间产品进口的严重依赖;注重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级生产要素,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抢占全球化竞争先机;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扩大技术引进规模、提高技术引进质量、建立技术创新保护机制,培育中国在中高端价值链环节的竞争力;注重中间品生产行业的规模发展;关注制造业中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