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门难出贵子”现象是一个被热议的公共议题,“寒门何以出贵子”则成为一个更加现实且具重要意义的学术问题。功能论者认为学校教育能打破阶层复制,冲突论者则强调学校会延续甚至加剧阶层不平等,宏观研究者推崇教育制度的公平设计,微观研究者聚焦个别因素及个体能动性因素等对阶层突破的影响。究竟如何解读“寒门何以出贵子”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复杂系统视角出发,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教育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及其各自作用。本研究主要依据“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及“PISA2018研究数据”两类资料,结合访谈材料,设计了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力图解答家庭、学校、制度三类教育环境对底层子女教育获得(专指考入211以上大学)的综合影响,回应“寒门何以出贵子”的研究目标。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第一,以考取211以上大学的首都大学生为例,比较分析底层子女、中高层子女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的作用特征;第二,通过比较分析考入及未考入211以上大学的底层子女,探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中的哪些因素是底层子女教育获得的关键因素;教育常常是底层子女实现阶层跃迁的唯一途径,因而学校环境差异(即学校分层)对底层子女具有重要影响。能否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关键在高中教育,甚至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竞争。为此,本研究依据“PISA2018研究数据”,设计了另外两个问题:教育制度如何影响学校分层?哪类教育制度更有利于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发现1:学校环境对底层子女的阶层跃迁起主要作用。数据分析表明:考入211以上大学的底层子女几乎都来自重点高中,其专业选择和职业意向与中高阶层子女无显著差别,从以职业为标志的代际传递来看,中、高阶层子女具有家庭传承的特点,底层子女则通过学校教育产生了阶层跃迁。访谈分析发现:学校环境对高中低三个阶层子女都有影响,但对底层子女的影响尤其大。发现2:学校人文环境对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具有决定性作用。比较分析教育获得与否的底层子女发现,家庭物质和人文条件匮乏、未能就读好学校、学校人文环境不佳是底层子女教育获得的障碍;物质条件基本满足,学校人文环境与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具有高度相关。发现3:教育制度和家庭行动共同影响学校分层。通过分析PISA数据发现,学校分层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卓越和全纳水平没有相关性,但与精英、大众教育分轨和教育资源投入与分配的教育制度相关。我国城乡学校分层主要表现为师资差异,城市学校分层主要表现为生源差异,学校分层的结果是校际升学率差异。优势阶层的家庭行动加剧了学校分层,影响着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发现4:均质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以PISA教育公平测量数据为依据,分析四类教育制度与底层子女教育获得的关系发现:1)精英-大众严格分轨的教育制度:学校严格分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大,底层子女处于劣势;2)精英-大众未区分的教育制度:学校不分层,各阶层子女教育获得均衡;3)均质化教育制度:教育资源重点投入在基础教育阶段,高中学校开始分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教育获得的影响;4)教育经费分散投入型教育制度:学校分层受地区经济和家庭行动的影响,不利于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我国的教育制度特点属于第四种。本研究的结论是:学校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对底层子女的教育获得及其阶层跃迁具有决定性作用;据此提出的建议是,除了应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物质环境的均质化之外,解答“寒门何以出贵子”的最重要对策是加大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投入,包括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专业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突出榜样影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而后者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同时,本研究结论不排斥个体能动性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