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次世界大战使各国意识到了石油对于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作用,而作为石油储藏中心的中东地区自然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关注,英美等国围绕争夺石油资源展开了长期斡旋。70年代中东战争的爆发是欧美分歧的导火线,而石油禁运使欧美矛盾升级最终爆发,双方在指责对方的怨声载道中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石油政策。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之上,从危机管理的视角来考察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欧美关系的转变,探究大西洋联盟内部的分歧产生与协调过程。本文拟分为三部分来考察。第一部分回顾了二战后至60年代末国际石油权力结构的变迁,作为理解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美欧石油状况的基础。此时的欧美关系大体上是以合作为主,美国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给予欧洲所需援助帮助他们战后恢复,以换取他们支持自己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当面对双方利益有所冲突时,美国可能会采取约束和规划自己的盟友的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譬如在苏伊士危机中与苏联反对英法的殖民统治。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文章的二、三章,第二章主要分析石油危机期间大西洋联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70年代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欧美关系的分水岭。此时美国对石油的依赖愈发严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壮大对美国石油体系造成冲击。欧洲经济有很大发展,英国加入欧共体增强了后者的力量。美国想要重回领导地位,提出“欧洲年”计划想要将欧共体纳入大西洋联盟的框架下,欧洲对此反应却不冷不热,所有的这一切都使略有松动的欧美关系雪上加霜,而中东战争的打响和石油危机的爆发无疑使欧美矛盾达到顶峰,欧美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政策。第三章主要叙述石油危机后期北大西洋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协调过程,分析欧美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采取的能源方案以及对待中东的政策,双方各自政策虽不同但都认为有必要建立国际石油机制。美欧之间展开多次协商,其中法美围绕领导权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分歧,但在协调之下得以解决,最终国际石油机构诞生,这是二战后西方大国为应对石油生产国的政策建立的第一个正式的国际石油机构,它在处理成员国之间的石油问题以及与石油生产国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是文章的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大西洋联盟进行危机管理的特点,之后回答了为何在危机之下,欧美矛盾达到顶峰之时联盟依旧没有解散,最后探究本次危机对欧美关系的影响,着重总结本次危机留下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之后大西洋联盟处理危机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