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根围线虫及生态学初步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围线虫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 杉木根际线虫种群结构的定期调查,同时进行线虫周边环境因子信息(包括土壤微生物环境和林地环境)的观测与收集;(2) 初步分析杉木根围线虫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规律;(3) 初步分析杉木根围线虫种群特征及与外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4) 不同植物性杀线剂对杉木根围线虫的防效试验。 杉木根围线虫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腐生类线虫和捕食类线虫共占31.20%,寄生类线虫共占68.80%。共11属11个种的线虫,其中除纽带线虫属和鞘线虫属未能鉴定种外,其它的9个种分别为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椰子细杆滑刃线虫(Rhadinaphelenchus cocophilus)、微小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minor)、原始毛刺线虫(Trichodorus primitivus)、卫矛长针线虫(Longidorus euonymus)、指标剑线虫(Xiphinema insigne Loose)、双宫螺旋线虫(Helicolylenchus dihystera)、甘蔗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sacchari)、圆筒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cylindricaudatus)、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 projectus)。不同种的线虫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差异,两个样地上的线虫种群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在原福建林学院后山(样地 Ⅰ)的杉木根围土壤中,突出针线虫、圆筒尾丝尾垫刃线虫、甘蔗滑刃线虫、双宫螺旋线虫是优势种群。而在峡阳林场(样地 Ⅱ)的杉木根围土壤中,突出针线虫、燕麦真滑刃线虫、甘蔗滑刃线虫、指标剑线虫是优势种群。突出针线虫、甘蔗滑刃线虫为两样地共有的优势种群。 垂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线虫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有不同的趋向性,如在样地Ⅰ中:突出针线虫主要集中分布在0~10cm的土层中;圆筒尾丝尾垫刃线虫主要集中分布在30~40cm的土层中;甘蔗滑刃线虫在20~30cm、40~50cm的土层中分布较多;而双宫螺旋线虫主要集中分布于20~30cm的土层中。在对样地Ⅰ和样地Ⅱ的物种多样性分析中发现,样地Ⅰ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样地Ⅱ,但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数均不及样地Ⅱ。本文对线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作了计量分析,用一系列的指标量化了杉木线虫在不同的土层中聚集程度,其中0~10cm的土层,线虫种群的聚集程度最高,50~60cm的土层聚集度最低。此外,本文在对群落相似度比较中发现。 季节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杉木根围线虫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线虫种群数量在一年中出现了两个峰值(9月和4月),两个谷值(10月和7月)。线虫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段发生在1月~4月之间,此间气温属缓慢回升阶段,其平均气温为14.33℃,平均湿度在79.0%,此种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线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造成了土壤根围线虫种群绝对数量的快速增长;线虫种群数量在4月以后,就呈下降趋势,6~7月下降程度最剧。7月平均气温最高,相对湿度最低,线虫数量到达了全年的最低点。线虫种群数量到了7~9月,由于持续的高温影响,整个线虫种群数量在一个极低水平徘徊。
其他文献
高新天问小学经过近10年不断摸索实践,从激发学生价值认同入手,以建立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为契机,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夯实分享式学习过程,培养出了学生自主有序的学习能
期刊
夷陵天问国际初中“1+X”课程意为:“1”是指开齐开足国家课程,“X”是指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整体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和班级学科微课程等三类课程体系.rn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rn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廖金义)11月5日,崇阳县大集中学附属小学隆重举行“阅读小明星”颁奖仪式,校长龚玄甫为32位小明星一一颁发了“阅读小明星”金牌.据学校教务处主任介绍,近年来
期刊
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pophaecolus是中国沙棘林危害最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严重影响了沙棘栽种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沙棘木蠹蛾主要以幼虫在沙棘根部越冬,其分布区覆盖我国
  为揭示早春植物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的生态功能,本文在调查早春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探讨其能量利用与固定、养分吸收与
天问国际幼儿园以自主教育、艺术发展为园本特色,同时引进思维游戏、小牛顿、剑桥英语等国际课程,以幼儿独立探索、主动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核心价值追求,为幼儿未来的学
期刊
所谓全球胜任力,指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