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区域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定西市是甘肃省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事关甘肃省和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定西市农业与农村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24个指标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999-2008年,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农业系统各子系统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人口、经济、社会系统除个别年份有所回落外均呈现上升趋势,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状态不稳定,波动较大。农业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协调等级从极度失调上升到弱度协调。人口、经济和社会系统对主要是提升协调度,起正作用,环境系统主要是降低协调度,起负作用。(2)2008年,定西市各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都不高,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漳县、岷县五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均小于0.55,处于非持续状态,安定区和临洮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弱。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大小排序为:安定区>临洮县>渭源县>陇西县>通渭县>漳县>岷县。采取聚类分析法对定西市7个区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区域划分,结果表明,当聚合水平等于5时,7个对象聚合为4类,第一类为通渭县、漳县、岷县;第二类为陇西县和渭源县;第三类为安定区;第四类为临洮县。定西各县(区)农业协调度都小于0.5,协调等级都处于弱度失调以下,协调度大小排序为:安定区>渭源县>陇西县>临洮县>漳县>通渭县>岷县。进一步分析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污染严重;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种植业结构比例失调;农业人口比重大,科技文化素质低;农业市场发育相对滞后,信息咨询服务薄弱;水资源总量贫乏,开发利用率低。提出了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等提升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