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在病程、化疗及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常伴有血小板减少,因此血小板输注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受多方面影响其疗效并不理想,导致血小板输注阈值成为近年来临床争论的焦点。本研究拟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寻求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相关原因,初步探索降低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输注阈值的可能性。方法:对90例白血病患者按血小板计数分为三组(第一组,PLT<10×109/L 34例;第二组,PLT=(10-20)×109/L 33例;第三组,PLT>20×109/L 23例)。又按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和相关并发症组。以上研究对象均经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按下列指征输注血小板:①血小板<10×109/L,无论有无出血,输注血小板;②并发DIC者,在治疗原发病及小剂量肝素抗凝的同时酌情输血小板或/和纤维蛋白原;③血小板计数介于10×109/L到20×109/L之间,口鼻有较重的黏膜出血或/和内脏出血、或伴持续高热时;④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指征同上一组,即仅在头面部器官粘膜有明显出血或/和内脏出血,或伴持续高热时输注血小板,否则不行预防或治疗性输注。每次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10u),血小板数≥2.5×1011/袋,血小板均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输注效果观察指标:输注前,输注后1、24小时分别手工计数受血者血小板,计算其增加校正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同时按如下标准判断临床出血改善情况:明显出血者输注后改善为轻度出血、轻度出血者输注后变成不出血或能接受化疗者认为有效。比较各组之间的输注效果,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0例血小板输注,血小板不同程度上升伴出血情况明显改善的有效例次为62次,有效率为68.89%,其中1h CCI>7.5或24h CCI>4.5者55例;PPR 1hPPR>60%或24hPPR>40%者53例。2)AML组PTR发生率为34.38%,ALL组PTR发生率为23.08%,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第一组(Plt≤10×109/L)有效率为88.24%,第二组(P1t(10-20)×109/L)有效率为66.67%,第三组(Plt≥20×109/L)有效率为43.48%,第一组与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差异没有意义(P>0.05)。3)全部病例中体温高达38.5℃者42例,有效率为54.76%;体温未达到38.5℃者48例,有效率为81.25%,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31例次脾脏肿大,PTR发生率为48.39%,无脾脏肿大组共59例次,PTR发生率为22.03%,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因病例少未进行比较。结论:1)AL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支持治疗是有效的,但输注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随着临床诊疗技术和实验室水平的提高,免疫因素将得到有效控制,而感染发热、脾大等非免疫因素可能会成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主要因素,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挑战;2)全面而准确地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不能单靠CCI、PPR等实验室指标,必须与患者病情的临床观察紧密结合进行综合分析;3)AL患者10×109/L作为预防性输注阈值是安全的,在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可适当放宽输注标准,最好做到个体化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