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探讨是西方政治社会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与社会关系也是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以及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9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也开始把研究重点正式转向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并将改革开放作为研究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划分界线。 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当代儿童读经教育中具体形式的展现来反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互动特点,并探讨这种关系模式对当代儿童读经教育产生的影响。为此,笔者主要调查了厦门市若干所儿童读经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或工作人员)与学生家长,让他们讲述了对儿童读经教育的认识以及自身在参与过程中引起的反思与思考。运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田野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而分析的内容包括参与儿童读经教育的老师(或工作人员)与学生家长的所想、所为,目的在于揭示这些话语和行为产生的过程以及对研究对象的意义。 本文首先梳理了历史上读经教育的发展历程,勾勒出国家与社会关系在此期间的发展模式并找寻出二者的互动特点。接下来通过对当代儿童读经教育机构的田野调查,展现出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新特点,并由此讨论当代儿童读经教育在这种国家与社会关系新模式下的发展情况。 本文发现,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主要呈现出“强国家—弱社会”的特点,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向着渐进的方向寻求发展,但是国家在其中的主导地位却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这种关系模式同样也体现在当代儿童读经教育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由民间社会力量推动发展的儿童读经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寻求占主导地位国家层面的支持与认可,另一方面又要争取获得社会层面的信赖与参与。在“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模式下试图寻找平衡点以此获得发展,但自身却在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模式中迷失了发展方向并呈现出矛盾的发展状态,本文由此来反观我国目前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中的这种不平衡性并据此提出疑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