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发挥中医电针的独特优势以弥补现今置管技术的不足,以冀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提高临床鼻肠管置管成功率,加快鼻肠管由胃内向肠道内的蠕动速率,并减少鼻肠管置管后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间入住ICU并满足实验标准的患者共58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并按入住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床边徒手放置鼻肠管于胃内,并在经腹部平片确认管段位置后静脉予促胃肠动力药(置管后起每隔12小时推注一次),促进鼻肠管自发向肠道内蠕动。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每次静脉推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之后再行电针低频刺激双侧足三里及上巨虚穴。并从将管端留置于胃幽门口后起每隔24小时行腹平片检查一次,每次影像检查要观察确认管段所处的位置,管道有无盘曲打折。实验的成功标准是管道于72小时内进入幽门后肠道内且能顺利通过该管道提供肠内营养。如超过72小时未进入肠道内则实验失败,对失败病例另采取补救手法,不计入实验。实验主要观察两组置管的成功率;其次观察鼻肠管在肠道内的推进速度和置管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8例患者全部完成实验研究,实验组32例,对照组为26例。实验前,两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APACHE Ⅱ评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实验组在置管后24小时内成功率与对照组尚无明显差别,但在置管后48小时内及72小时的总体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在置管后头24小时和48小时内两组入选患者鼻肠管尖端在胃肠道内推进深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然而在总的72小时内,两组病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整个置管期间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然而两组呕吐、反流、误吸、胃潴留、胃肠出血、肠郁张、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肠郁张的发生相对更少。结论:电针低频刺激足三里穴及上巨虚穴,随着电针刺激频次的增多,电针针刺总的时间延长,可通过增强胃肠道蠕动,推进鼻肠管向幽门后蠕动,从而提高徒手留置鼻肠管的成功率,并可加快鼻肠管在胃肠道内的蠕动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肠郁张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