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互联网技术被运用到新闻生产中以后,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的新闻媒介迅速成为广大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平台。传统媒体一方面顺势而上,应时而为,大力拓展新媒体平台业务;另一方面也在饱经新的媒介技术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的创伤。据《2015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数据显示,微信成为提升媒体移动传播水平的“长板”,传统媒体都在借助微信平台发力。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上线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号,部分传统媒体还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上线了多个公号。相较微信而言,媒体微博的传播数据有所下降,但微博的公开性与互动性仍使其具有区别于其他平台的独特价值。在突发事件报道、舆论引导、粉丝互动等方面,媒体微博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客户端已成为各大媒体角逐的焦点。传统媒体除了以加盟今日头条、网易、搜狐等聚合类客户端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发展以外,还积极筹建自己的客户端平台。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95%以上的报纸上线了自己的客户端。不难发现,传统媒体在发展新媒体平台上的势头都很迅猛,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竞争已进入白炽话阶段。[1]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和新闻生产具体操作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逐步渗透到新闻生产之中,使得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扮演发生了变化。新闻实践形式日益多元化,新闻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的理解变了,在新闻生产中分工变了,新闻从业者和受众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伴随新闻生产者职业角色的演变、新闻实践形式的变化而来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更新和发展。新媒体环境中,既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颠覆和发展。本文试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探究新的媒介环境中从业者职业角色的变化和这一变化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影响,以及这一系列变化对既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影响。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媒体语境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介绍。首先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介绍。中外新闻专业主义虽然诞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但在核心理念上基本是一致的。新媒体语境中的新闻实践活动对固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进行了解构和再建构。然后,介绍了新媒体语境中媒介生态和媒介文化的巨大变化。新媒体语境中,传媒集团的新媒体平台繁荣发展,共生共荣的媒介生态格局已经形成,以“人”为根基的媒介文化成为主导文化样态。截止2015年,几乎全国所有的传媒集团都成立了自己的新媒体部门,上线了自己的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将研究对象界定在供职于传媒集团内部新媒体的从业者是出于这部分人受传统媒体氛围的影响,对整个媒介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的考虑,同时,这部分的新闻实践工作是在新的传播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他们的新闻实践工作反过来又在不断地促使既有新闻理念发生变化。第二部分对新媒体从业者自我职业角色定位、角色意识和职业心态的全景展现。按照新媒体从业者的工作经历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类:有传统媒体工作经历的新媒体从业者和没有传统媒体工作经历的从业者。通过人物访谈了解到这个从业群体的对当前媒介环境和媒体人角色变化的看法,以及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定位。第三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中媒体从业者日常工作和职业角色扮演。媒体从业者已经从过去的新闻生产者、传播者发展为了浅层信息制造者、海量信息筛选者、社会对话组织者。同时,媒体从业者的新闻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注重新闻信息的新闻价值到现在过多的考虑内容的传播价值。第四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实践对既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挑战、颠覆和发展以及这种新闻实践活动背后的归因。新媒体语境中,媒体人的新闻实践活动对客观性原则的解构、对公共服务意识的淡化和曲解;对由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进行新闻生产规则的颠覆以及“泛化”新闻带来的对传播价值的重视,这些变化都是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去重新建构和发展。媒体从业者的这种新闻实践活动归因于商业主义裹挟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异化。商业主义构成了新媒体语境中从业者应对媒介技术挑战的话语体系的核心。与商业价值相关联的新闻实践在不断消解着新闻从业者对于专业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基于职业认同所从事的新闻事业。第五部分是结语。本部分是对论文的整体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愿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