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极其实用并处于优势地位的国际语言英语和饱含着深刻的民族情感、体现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代表着鲜明的文化特色的汉语间的竞争与冲突,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现代汉语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这不仅是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与另一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与融合,而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非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莫属。本文以语言接触和语言借用理论为指导,挑选2010-2014年的《环球时报》中出现的英源外来词新词为调查语料,通过对这些英源新词作定量与定性的统计分析,并适当地与实证调查结果相对照,来考察当前现代汉语中活跃的英源外来词的使用情况及其传播途径。语言与社会共变,笔者通过对当前新英源外来词深刻详细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洞悉当前的社会现状、深入探索社会生活的奥秘、深刻感知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将对我们更为客观、全面地充分地认识和看待英源外来词这一语言文化现象更加有意义。在论文写作时,笔者试图利用统计与分析相融合的科研方法,力求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新英源外来词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相关实例以及前人研究的成果,来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本论文共分八章,结构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语料收集和文章的框架结构。第二章首先阐释了语言接触论和语言借用,然后是汉语中外来词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文献综述。第三章介绍有关外来词的定义、分类、本土化以及英源外来词发展的两大高潮及词汇的典型特点。第四章重点调查近五年来《环球时报》中英源外来词新词,包括英源外来词新词的分类、词性分布及原因、英源外来词新词借入的原因及其反应的社会问题。第五章是英源外来词新词的社会语言学实证调查研究。笔者以年龄为参照因素,考察北京地区不同的年龄段的人对于《环球时报》中近五年来出现的英源新词的认知率、使用率和语言态度,并深入分析英源新词的传播途径及原因。第六章主要讨论英源外来词新词对汉语的侵蚀和负面影响。第七章笔者根据消极影响提出汉语外来词使用的规范化问题及可行性的建议。第八章总结陈述文章主旨,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