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盈余数字与真实盈余是否一致,一直是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争辩的话题,经济学界认为会计确认和计量未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的收益情况,会计界数据的不确定性和机会成本等因素一致不符合经济学收益的概念,很多学者以会计盈余和经济学盈余的吻合程度表示盈余质量,并通过不同的计量模型以尽可能的找到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并尽最大努力改善会计盈余信息的披露质量。从会计计量上看,现行会计准则提供的应计制会计信息在提高会计信息含量的同时,削弱了其可靠性。应收项目、预付项目等在未来能否收到现金,成为盈余质量高低的关键。账面盈余数字与真实盈余的差距大小,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重要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推动力就是账面数据与现金流量不匹配,即盈余质量较低,所谓的资产泡沫也是这样产生的。根据笔者统计,大股东占款、关联交易、财务舞弊是盈余质量低下的三大重要原因,从股权结构上讲大股东、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等组织为自身利益掏空公司会采用占款、关联交易等间接手段,董事会和经理层为掩盖财务状况恶化采用舞弊等手段操控利润,因此从公司治理因素上可以充分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低下的原因。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公司治理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盈余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经理层的组织模式和特征影响着应计金额与现金流量之间弥合度,即盈余质量。而修正DD模型描述了现金流量和应计制之间的差异程度,可以作为盈余质量的准确度量指标,因此本文采用了修正DD模型作为盈余质量的定量计量模型,利用2006-2010年度数据,计算出2007-2009年盈余质量数值,并讨论公司治理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通过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笔者得出大股东间存在关联关系发生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较高,国有股比例有利于应计制转为现金流量,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不足等股权治理缺陷;董事会特征方面,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存在“U”型结构,独立董事比例不宜过高,“两职合一”降低了公司盈余质量;经理层治理方面,笔者得出目前经理层的薪酬、股权激励模式未起到激励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盈余信息目的,相反促使经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并且更换管理层主管情况下更为严重。最后笔者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经理层治理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