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纷繁复杂的思潮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治中国的良方,进而寄希望于中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世界罢工浪潮的感召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介绍欧美、日本等国的工人运动,并学习组织工人运动的新经验。同时,他们很快着力调查研究中国国工人阶级生存状况,了解中国工人阶级心声。这正是中共创建时期发展工人党员政策产生的背景。中共创建时期关于发展工人党员的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一大之前,早期中共党组织注重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发展党员。当时的中共党人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尚未觉悟,在革命之初只能以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为杠杆来撬动中国革命。并考虑到俄国共产党发展党员以少而精为妙,加之他们一时难以破解的“工学界限”等问题,致使这一阶段发展党员以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一大之后到二大召开之前,中共党组织发展党员的政策并未出现偏向性。由于当时的中共党人普遍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化程度较低、没有阶级觉悟符合入党条件的少之又少,因而他们视中国工人阶级为潜在的革命力量,当前主要作为宣传对象,而不作为主要的发展对象。二大到三大前后,中共党组织发展党员的政策开始着力于发展工人党员。在采取了建立联合战线的策略、提高了对中国工人阶级的认识以及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导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共二大作出了发展工人党员减省报审环节的规定。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第一批工人党员群体成长起来。这批工人党员是通过接受党的思想宣传、参加工人罢工等途径熟悉党,进而认同党的宗旨,加入党的组织的。他们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识字明理。虽然年青,却在工友中间颇有威望。他们成为各地方基层党组织的主力军,在党的建设中,在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首先,第一批工人党员群体的加入壮大的了党的队伍,改善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党员构成,给党的肌体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党自身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第一批工人党员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参与中共的决策过程,为党作出较为符合实际的政策起了促进作用。最后,他们成为党开展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并在后来的革命事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研究这一时期发展工人党员政策的得与失,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