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广西是我国唯一一个临海但内部城市无直接出海通道的省份,为加强陆海联动,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内的各类资源优势,同时响应国家“建设干支衔接江海联通的内河航道体系”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等政策的号召,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建设已提上日程。规划的平陆运河按照I级航道并兼顾5000吨级船舶通航需求的标准建设,其北端与西江航运干线直接联通,南端与钦州出海口相连,运河全段长约为137km,最小航道宽度为80m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是我国唯一一个临海但内部城市无直接出海通道的省份,为加强陆海联动,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内的各类资源优势,同时响应国家“建设干支衔接江海联通的内河航道体系”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等政策的号召,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建设已提上日程。规划的平陆运河按照I级航道并兼顾5000吨级船舶通航需求的标准建设,其北端与西江航运干线直接联通,南端与钦州出海口相连,运河全段长约为137km,最小航道宽度为80m,航道水深为6.3m,岸壁形式为直立式,平陆运河的建设将大大缩短广西内部城市出海的距离,成为未来更具经济与时间成本优势的出海新通道。5000吨级发展船型航行于平陆运河限制性航道中,船舶航行性能与无限水域不同,特别是船舶的操纵安全性需要着重关注,因此立足于发展船型与平陆运河限制性航道相适应的角度,开展广西平陆运河未来发展船型论证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船型论证是平陆运河发展船型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现有常规论证方法极少引入船舶操纵安全要求,也无适用于平陆运河限制性航道的船舶操纵安全性研究成果可直接引用。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结合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发展船型与平陆运河限制性航道相适应的船型论证改进思路与方法,重点构建限制性航道中船舶操纵安全性论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船型方案综合客观评价方法,最终经综合论证推荐平陆运河5000吨级发展船型主尺度及主要参数,研究成果为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和发展船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现状,明确研究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对平陆运河发展船型通航环境的分析,明确船型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限制性航道中船舶操纵安全性为关键因素之一;再次,立足于发展船型与平陆运河限制性航道相适应的角度,虑及船舶操纵安全性,提出改进的船型论证思路和方法;随后,基于发展船型航行于平陆运河限制性航道中的操纵运动仿真计算,建立船舶操纵性K、T指数以及最小安全通航航宽等量化模型;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熵权法(AHP-EWM)的船型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应用以上研究成果,开展平陆运河5000吨级发展船型主尺度综合论证,推荐船型主尺度及主要参数,并验证了船型论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出色的能量吸收能力和轻量化特性,使其在舰船抗爆抗冲击等结构防护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设计了一种三维负泊松比蜂窝结构(Three-dimensional Negative Poisson’s Honeycomb,3D-NPH)。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结构,该结构保留了传统负泊松比结构的优异性能,还兼备了更好的各项同性,适用于更复杂的多轴受载工况,拓宽了其工程应用背
如今,诸多学者采用静力方式模拟船舶承受的载荷,来研究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并近似认为船体的崩溃是由于一次过载造成的。航行于波浪中的船舶时刻处于运动状态,动态波浪弯矩和砰击载荷等动载荷作用于船体并产生动响应,分析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强度可以更为真实的反映船舶的安全水平。加筋板结构是构成船舶的基本结构单元,研究其动力崩溃特性将有助于了解船体结构的崩溃机理,对船舶结构安全设计有着重要意义。船体结构极限
大型水面舰艇的舷侧结构往往由薄壁板架组成,而目前最常用的半穿甲爆破型反舰导弹在高动能作用下可穿透一定厚度的船舷进入内部舱室爆炸,其战斗部金属壳体迅速膨胀并破碎形成四处飞散的高速破片群,同时爆轰产物形成强大的冲击波超压作用和边界约束情况下的准静态压力载荷。诸多毁伤元在联合作用下,会从内部对舰船结构造成较大破坏,严重时会导致舰船整体丧失作战能力甚至进水沉没,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反舰导弹作用于舰船结构时的毁
浮筏隔振系统是现代舰船中最常用的振动控制方式之一,其在军事船舶和民用船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日益提高的舰船隐身性能要求,在浮筏隔振系统结构设计时,学者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新型结构形式。早期的浮筏隔振系统是由双层隔振系统演化而来的,其中间的筏架结构十分简单。随着浮筏隔振系统的理论建模与筏架结构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浮筏隔振系统的结构设计也逐渐由最初的平置板式结构朝着立体化、空间化的方向发展。当前,
风能具有资源大、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风能发电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海上风电具有风能资源稳定丰富、开发不占用土地、单机发电量大等优势,近年来逐渐成为风能开发的热点。传统海上风电安装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且受限于风机安装船的起吊能力,已逐渐不能满足海上风电规模化、深海化、大型化的发展要求。针对现有风机安装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海洋平台浮托安装方法的理念,本文提出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相关需求迅速增大,超大型浮体已成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铰接式六边围圈型浮体是一种用于服务海警船舶常态化巡航执法的深远海综合保障平台,可提供船舶停靠、维修补给、船员休息娱乐等综合保障服务,对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铰接式六边围圈型浮体由铰接连接器将六个梯形单模块浮体首尾相连组成,长度与厚度比巨大且结构扁平,在波浪载荷的作用下容
恶劣海况中多轴非规则载荷作用下,船体结构不仅存在着低周疲劳破坏,还存在着明显的累积塑性破坏。目前,虽然少数学者对这种多轴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研究上,至今还未见实质性的研究成果,远远满足不了船舶工程发展需求,国内急待开发研究以解决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揭示低周疲劳裂纹扩展和累积塑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其对多轴低周疲劳载荷下船体结构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本文以理论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海上交通行业蓬勃发展,船舶振动辐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201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对船舶设计及其减振降噪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船舶振动噪声问题不仅影响船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还会降低船舶的声隐身性能。因此,减振降噪与声隐身技术对于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防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船舶减振降噪方法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减振降噪要求。声学超材料具有独
近二十年来,我国船舶行业飞速发展,船舶大型化进程加快,船舶吃水及宽度相应增加。因此相对来说内河上航行船舶的营运环境更为逼仄,较深水域航行船舶的水动力性能大有不同,对船舶操纵性方面的要求则相应提高。而江海直达船是近年来长江航运重点发展的水路运输船型,因此研究江海直达船操纵性能的浅水效应,对于保障船舶在限制水域营运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采用重叠网格方法,
当前,中高速排水型船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采用螺旋桨推进,在推进效率以及推进系统振动噪声方面的提升趋于瓶颈。为了在推进效率和振动噪声综合性能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有必要针对中高速排水型船舶开展其他推进方式的一些探索研究。浸没式喷水推进是一种既有别于螺旋桨推进又不同于常规艉板式喷水推进的新型推进方式,具有与船体集成安装、伴流均匀、推进效率高、高效航速区域宽、振动噪声小等特点,在应用于中高速排水型船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