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高中男女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但又有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群体特性。正确认识并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转变。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论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并结合学习心理学、性别差异心理学及性别差异教育学、历史学科教育学等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与态度、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性别差异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调查发现,男女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确实存在着差异,在历史学习动机上,男生学习历史的深层次动机要高于女生;在学习方法上,男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比女生活跃,而且男生学好历史的自信心也高于女生,但就课堂的表现来看,女生更为认真,而男生则“热情有余,行动不足”:在学习结果方面,女生由于态度认真,学习成绩普遍比男生好,但女生在知识的掌握如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方面比不上男生。通过分析发现,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为四个方面(1)生理因素;(2)主观心理因素;(3)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客观环境因素。有证据表明一些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生物学的原因导致的,但生物学意义上的两性分化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男女性别差异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主要还是主观心理因素以及教育环境决定的。主观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认知方式上和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传统的文化与教育环境如教师的性别观念、教材的性别倾向;(4)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具体包括科学性与思想性、过去性与不可再现性以及综合性与系统性。根据对高中生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笔者得出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策略:第一,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克服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第二,因“性”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男女生各自不同的特点,改进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方式:第三,注重培养女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与历史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女生学好历史的信心,促进女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