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播量和移栽密度对宁粳1号机插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6-2007年,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双徐农场进行,设计不同播期(5月16日、5月21日和5月26日播种)、播量(80g/盘、100g/盘和120g/盘)及移栽密度(1.5万穴/亩、1.7万穴/亩和1.9万穴/亩)条件对宁粳1号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期望为宁粳1号机插稻播期、播量及移栽密度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秧苗素质的优劣最终影响产量,随着播种后天数的延长,株高、苗基粗均在不断增加,秧龄30天表现为最大。但田间发根力、成苗率、成苗数却随秧龄
其他文献
干旱胁迫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干旱半干早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5%,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也是受干旱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大麦在干旱胁迫下具有独特的生存策略,在我国常种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麦主要作为啤酒原料及饲料,干旱对一些啤酒大麦及饲料大麦品质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培育和选择抗旱性品种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及时准确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