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胸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影响早期(肿瘤直径≤3cm)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临床工作中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2017年5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直径小于等于3cm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457人。患者均因肺癌就诊于我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均为非小细胞肺癌。记录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从性别、肿物大小、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胸膜凹陷征、有无侵犯脏层胸膜、肿物位置等方面,运用spss22.0软件,对这些相关因素及其统计数据的差异性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的比较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不同组别之间比较的OR及95%CI。结合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及国内外的多方研究结论,分析与早期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按纳入标准入组共计患者457人,43人术后病理回报可见淋巴结转移,整体淋巴结的转移率为9.41%。男、女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是8.81%(17/193)、9.85%(26/264),行卡方检验P(0.707)>0.05,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女性OR(0.884)<1,95%CI范围是0.465-1.680。按肿物大小将患者分为A(0-1.0cm)、B(1.1-2.0cm)、C(2.1-3.0cm)三组,A组淋巴结的转移率是2.67%(2/75),B组淋巴结的转移率7.61%(15/197),C组淋巴结的转移率14.05%(26/185),卡方检验P=0.009,A组/C组OR(0.168)<1,95%CI为0.039-0.725;B组/C组OR(0.504)<1,95%CI为0.258-0.985。腺癌患者413人,淋巴结的转移率为7.51%(31/413);鳞状细胞癌患者44人,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7.27%(12/44),两组的卡方检验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腺癌组/鳞状细胞癌组的OR(0.216)<1,95%CI范围是0.101-0.462。有胸膜凹陷征的患者179人,其淋巴结的转移率是10.61%(19/179);无胸膜凹陷征的患者278人,淋巴结的转移率是8.63%(24/278),两组患者的差异性行卡方检验P(0.479)>0.05,logistic回归分析胸膜凹陷组/无胸膜凹陷组的OR(1.257)>1,95%CI范围是0.667-2.368。脏层胸膜侵犯组的患者75人,其淋巴结的转移率是16.00%(12/75);未见脏层胸膜侵犯组的患者382人,其淋巴结的转移率是8.12%(31/382),两组卡方检验P(0.032)<0.05,脏层胸膜侵犯组/无脏层胸膜侵犯组OR(2.157)>1,95%CI为1.052-4.423。高、中、低分化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1.15%(1/87)、8.97%(27/301)、21.74%(15/69),行卡方检验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分化组/低分化组OR(0.042)<1,95%CI为0.005-0.326;中分化组/低分化组的OR(0.355)<1,95%CI为0.177-0.711。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各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8.82%(9/102)、7.81%(5/64)、9.48%(11/116)、7.94%(5/63)、11.61%(13/112),卡方检验P(0.905)>0.05。左肺癌淋巴结的转移率是8.43%(14/166),右肺癌淋巴结的转移率是9.97%(29/291),两者卡方检验P(0.031)>0.05,logistic回归分析左肺癌组/右肺癌组的OR(0.832)<1,95%CI为0.426-1.624。附壁结构为主型腺癌和腺泡为主型腺癌,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是3.45%(6/174)、8.84%(19/215),卡方检验P(0.031)<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附壁结构为主型腺癌/腺泡为主型腺癌的OR(0.368)<1,95%CI为0.144-0.944,这两类腺癌亚型为临床常见,而其他腺癌亚型样本量较少故未做过多分析讨论。以上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OR>1时前者为危险因素,后者为保护因素,OR<1则相反。计算认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脏层胸膜受侵、病理类型及腺癌亚型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脏层胸膜受侵、病理类型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入组患者中鳞癌比腺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腺泡为主型腺癌比附壁结构为主型腺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胸膜凹陷征不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