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011年二调变更结果统计,我国目前的耕地总资源仅为18.24亿亩,紧逼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耕地资源量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战略,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国家提出建设永久基本农田战略。2011年四川省率先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精细化台账建设工作。隆昌县作为四川省六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之一,于2011年12月开展了此项工作。本论文在此工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而成。隆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精细化台账建设是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变更成果为基础数据,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范围落实到图斑,保护图斑上图并入库,保护责任落实到了农户,并与农户签订了保护责任卡,建设了基本农田保护台账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成果:(1)以2010年二调变更数据库及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数据,根据具体情况,“调入”、“调出”了部分基本农田,最终确定了隆昌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图斑;(2)利用“3S”技术实现了对基本农田信息的快速准确的调查,摸清了隆昌县基本农田状况;(3)基于以MapGIS-K9为平台的四川省县域基本农田的数据库建设系统,建立了隆昌县基本农田数据库,隆昌县基本农田各级台账,并编制了县、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及1:10000标准分幅图;(4)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包括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保护责任卡,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5)基于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模块,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实现了对隆昌县基本农田的质量评价,研究成果可以为地方政府基本农田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项目完成了隆昌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完善了保护台账,落实了保护责任,为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隆昌县基本农田保护实现质量、数量、利用、布局、保护责任的“五位一体”精细化数据库建设,形成了定质量、定数量、定位置、定责任的“四定”精细化监管方法,对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为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精细化监管提供了方法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