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新建建筑开展湿环境设计,对既有建筑进行湿性能评估和湿环境改造,充分发挥建筑材料和房间自身的调湿性能调节室内湿度,是解决湿问题的有效途径。材料和房间调湿性能的测试与计算是上述工作的基础,但由于材料湿热物性参数难获取、模型计算复杂等原因使其难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与此同时,既有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不一致,如何利用标准工况测试结果预测评价实际多变环境中的材料吸放湿表现等问题尚缺乏深入、充分的研究。基于此,
【基金项目】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90615006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新建建筑开展湿环境设计,对既有建筑进行湿性能评估和湿环境改造,充分发挥建筑材料和房间自身的调湿性能调节室内湿度,是解决湿问题的有效途径。材料和房间调湿性能的测试与计算是上述工作的基础,但由于材料湿热物性参数难获取、模型计算复杂等原因使其难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与此同时,既有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不一致,如何利用标准工况测试结果预测评价实际多变环境中的材料吸放湿表现等问题尚缺乏深入、充分的研究。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方法,改进既有吸放湿计算模型和求解方法,系统提出了材料和房间调湿性能的测试与计算新方法。先后开展工作并取得新的认识如下:(1)通过广泛调研,从种类和吸放湿性能两方面综合确定石膏板、水泥砂浆、中密度纤维板和聚酯纤维板4种典型材料作为本文关注对象。通过文献和标准规范调研,明确散湿量、材料气积比、环境湿度、环境温度、湿变模式、材料厚度和环境风速为7个与材料吸放湿作用密切相关的实际环境条件,据此提出简化和典型实际环境条件。(2)针对既有有效湿渗透厚度模型(Effective Moisture Penetration Depth Model,EMPD模型)和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基于反问题法,通过精准划分计算区域、修正有效湿渗透厚度表达式和构建材料物性参数动态变化关系式提出改进EMPD模型,经数值模拟、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综合检验,证明改进EMPD模型对各实际情况下材料和房间调湿性能的预测精度相比既有EMPD模型显著提升,预测空气湿度相对偏差平均0.9%RH,相对偏差偏离比平均2.4%,决定系数平均0.992。(3)面向建筑工程实际提出成套材料吸放湿性能的测试和计算新方法,经自主设计研发的测试平台检验,确认新方法可精确预测4种常见建筑材料在7方面常见环境条件参数变化及多种材料协同作用情况下的吸放湿性能,预测环境湿度相对偏差平均0.7%RH,相对偏差偏离比平均3.1%,决定系数平均0.995,同时相比既有方法新方法还具有测试条件合理、应用范围广、工程可行性强的突出优点,能够为新建建筑的材料吸放湿性能评价、选用与优化设计提供有力支撑。(4)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提出成套房间湿缓冲性能的测试和计算新方法,经自主搭建的现场测试系统检验,确认新方法可精确预测实际房间在多环境条件参数变化情况下的湿缓冲性能,预测室内空气湿度相对偏差1.4%RH,相对偏差偏离比2.4%,决定系数0.984,同时相比既有方法新方法还具有工程可行性强的优点,能够为既有建筑湿缓冲性能现状评估和湿环境改造设计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扩大调湿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范围,提升应用效果,在营造优质人居空间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为我国建筑湿性能的评价、设计与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器件,前电极栅线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优化前电极栅线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有关太阳能电池前电极栅线的优化设计研究多是基于待优化太阳能电池电流密度电压特性曲线参数或最大输出功率点参数进行的。但这些研究均未考虑待优化太阳能电池尺寸和前电极栅线结构尺寸变化对这两类参数的影响,此外也鲜有涉及前电极
图像融合是一种将多个图像作为输入,输出单个含所有原始信息和特征的高对比度、低噪声图像的处理技术。最近,随着多尺度分解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众多学者对图像融合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使其在计算机视觉、物体检测、监控、医疗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由于背景对比度、环境变化、模糊效应、融合策略不当、光照不均匀以及噪声和伪影等干扰因素的存在,现有的图像融合方法在提取有效信息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本论文
<正>新时代廉洁文化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甘于奉献价值理念的政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新征程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然而由于UHMWPE黏度非常高,目前多数采用依靠热传导实现加热熔融的普通静态模压(CM)成型方式,而普通模压普遍存在成型周期长、耗能高、制品机械强度低和耐磨性能差等问题;高速冲击模压(HVC)成型的UHMWPE制品存在断裂韧性小、断裂强度低和延展性差等问题;超声模压成型过程中的超声波能量易引起分子链断裂和热降解,降低制品宏观性能。因此,
随着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食品医疗、民用核电、航海工业等的迅速发展,像钛合金、不锈钢等的难加工材料需求量同时也在快速增加。然而,这些具有高综合性能的材料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加工时糟糕的刀-屑界面环境,大量积屑层(瘤)的堆积以及严重的刀具磨损共同制约着它们的加工效率。因此拥有良好减摩效果的同时又能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是开发新型切削刀具的重要意义之一,而在前刀面上设计新颖的限制接触结构又将是
微元器件的结构特征是进行功能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重要信息,与产品的服役性能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微纳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元器件逐步趋于精细化、精密化和材料复杂化,使得微结构的跨尺度特征测量面临更加紧迫的需求和严苛的挑战。尽管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凭借其所具备的高精度、非接触和测量范围广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微结构的跨尺度特征测量和分析任务中,但是在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地震中大量房屋建筑和道路桥梁等民生结构的损毁,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抗灾屏障和救灾生命线的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其抗震能力和震后修复性能对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抗震设计标准的提高,结构耗能减震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耗能减震阻尼器能够为主体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为了获得最优的结构减震效果,需要对减震阻尼器的性能参数和布局方案进
NiTi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传感驱动器、医疗器械等领域。然而,由于NiTi合金具有高反应敏感性和低热导率等物性,导致其初步成形件的后续加工十分困难。目前,传统工艺制备的NiTi合金构件几何形状比较简单,如丝材、板材、棒材和管材等。作为一种典型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
我国既有建筑存量较大,运行能耗普遍高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且减碳潜力巨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同时既有建筑因建成年代不同,运行维护的水平不同,不同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本文基于无人机红外热像技术,提出了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基于多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提出了针对采暖建筑高热损失的快速筛查方法和围护结构整体热损失的量化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