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澳大利亚国家身份——析彼得·凯里之著《杰克·马格斯》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小说《杰克·马格斯》为焦点,从后殖民理论的批评视角探讨了该作品在当前澳洲后殖民语境下重塑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主题。  在后殖民理论家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的身份都是后天建构起来的,不存在天生的优劣贵贱之分。而殖民地人民在面对殖民者时,他们是“他者”,没有话语的权利,他们的身份通常是由殖民者来界定,他们的历史也由殖民者来述说。在这种情况下,后殖民国家迫切需要颠覆殖民者的话语霸权,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因此,“身份确认”成为后殖民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文学成为一种抗争意识的表达,一种要求重塑身份的渴望。这种身份不仅是被殖民者的个体身份,更是一种文化身份,民族身份。  作为一名后殖民作家,彼得·凯里在其作品《杰克·马格斯》中,通过重新书写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里所塑造的流放犯形象—马格维奇,颠覆了帝国文本的话语霸权,重新书写了澳洲流放犯的历史,表达了他重建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强烈渴望。本论文采用了对照和比较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小说《杰克·马格斯》对以《远大前程》为代表的帝国文本的颠覆。通过重写《远大前程》中被歪曲的流放犯形象,戏仿其作者狄更斯,该小说瓦解了帝国文本对澳洲流放犯形象的权威描述。从杰克·马格斯被恢复了的话语权和优秀品质入手,本文进而分析了在该作品中彼得·凯里对澳洲罪犯祖先的形象重塑。凯里借此敦促澳大利亚人摆脱殖民意识形态的束缚,根除由来已久的自卑情结,确立应有的民族自信心。最后本论文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杰克·马格斯从身份迷失到最终确认自己的澳大利亚身份的痛苦历程,使彼得·凯里创作《杰克·马格斯》的意图得以彰显:重新构建国家身份。  本论文运用后殖民理论挖掘彼得·凯里创作《杰克·马格斯》的后殖民主题,旨在说明后殖民文学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颠覆帝国文本,重新记忆过去,使后殖民国家重新确立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敦促后殖民国家的作家们在当前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承担起构建独立自主的民族身份的艰巨任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他一生著作丰硕,但目前对福克纳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他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几部经典长篇小说上,而对福克纳后期作品的分析
采用浸溃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镍镧(Ni-La)/镍钴(Ni-Co)双金属复合材料Ni-La/CNT_s和Ni-Co/CNTs,采用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样品的结构特征和组成进行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著名的意大利哲学家、理论家,他对意大利共产党以及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做出过巨大贡献。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对文化霸权的分析上,将文化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继“8·19”重要讲话、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之后,又一篇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讲话论述深刻、
目的:以社区(乡、村)为单位进行普查,掌握长春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基本情况,建立社区(乡、村)妇女健康信息数据库。方法:采用统一制定的个人调查表和社区(乡、村)妇女生殖健康体
扎迪·史密斯是当今英国文坛备受关注的作家,她凭借处女作《白牙》在英国文学界大获成功,随后出版的两部小说《签名收藏家》、《论美》巩固了其在文坛的地位。本文借助后殖民
随着构式语法的发展,学者们对构式语法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构式的一种,英语方位构式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现有的英语方位构式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比较少
本文试图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如何理解动态互动过程中的语篇连贯性。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且颇具争议的问题。虽然之前语篇连贯的研究对于连贯现象的理解做出了贡献,但这
对很多记者而言,去新疆采访是一次奇妙的经历,而我又从未去过新疆,对此行更是充满了期待。出发前我对新疆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样,来自书籍和影视作品,内容不外乎广袤的戈壁、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