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金融不稳定理论认为,通过对金融体系或者是实体经济的作用,驱动经济扩张的因素往往在经济扩张阶段为未来的衰退埋下了种子。这是因为,在经济扩张阶段,风险通常看起来是很低的,商业银行对经济前景过于乐观,但实际上不稳定因素却正是在这个时候积累起来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伴随着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一轮强劲的经济扩张过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经济的衰退,当这种不稳定释放出来的时候,实体经济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1980年代Bernanke在对美国1929—1933年的大萧条进行反省式的研究的时候,提出了信贷膨胀的观点,认为信贷过度膨胀在促成这次大萧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激发了人们对于银行信贷在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进一步研究。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西方学术界的一些学者就金融部门促使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理论。所谓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简单地讲,就是商业银行信用呈现出衰退阶段收缩,复苏阶段扩张的特征。商业银行的这种亲周期行为会推动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加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最终危及到宏观经济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本论文正是从以上问题出发,在一些国外学者零散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于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内在原因在理论上作出系统解释,并提出相应的缓释政策工具,然后结合近二十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亲周期性加以研究,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缓释政策,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监管当局金融监管和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等提供理论指导。针对以上问题,论文大致上按照以下顺序展开分析与论述:
首先,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已有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理论。不同于已有的金融不稳定理论,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理论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商业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判断和其对于金融市场变化反应的角度,解释了银行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刻划出了金融不稳定,尤其是银行体系不稳定产生的微观机理。这种理论分析实际上是从更微观的层面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对于金融不稳定的又一种解释。
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理论认为,造成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方面是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适当反应。简单来讲,目前的信用风险计量体系通常致使商业银行认为经济扩张阶段风险是降低的,衰退阶段风险是增加的;更进一步,即使商业银行能够准确地计量不同经济周期阶段风险大小,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适当反应,仍然会导致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行为。第三章风险计量分析,考察了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与评级机构外部评级体系,以及信贷组合风险计量模型的周期性效应;第四章羊群行为理论分析通过一个多阶段动态模型对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羊群行为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亲周期性的羊群行为更多地解释了扩张阶段的商业银行亲周期性行为;第五章信用萎缩理论分析分别从信贷损失准备渠道、资本金渠道和财富效应与资产负债表渠道分析了导致信用萎缩的原因,从而解释了经济衰退阶段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行为。
在以上对商业银行亲周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相应的缓释政策工具,通过这些政策工具的运用可以起到缓释商业银行亲周期性行为的作用。这些缓释政策工具包括包括跨周期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压力测试、前瞻性的最低资本金监管与动态损失准备政策,除此之外,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还可以采用利率、窗口指导、公告操作和动态抵押比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措施,及时解决金融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不平衡,以避免将来更大的金融不稳定。
最后,在一般研究基础上,论文对中国银行业亲周期性进行了研究。总量分析表明,从1994年到2004年,越是到后期,GDP增长率与信贷规模增量变化率之间的共变越来越明显;更进一步,对于GDP增长率与信贷规模增量变化率的格兰杰因果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亲周期是显著的。对于中国银行业亲周期性原因的分析,我们重点着眼于银行信贷在近二十多年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银行信贷既是造成大起大落的原因,又是治理大起大落的手段;然后分别从银行内部评级系统、损失准备计提政策与资本充足率监管等方面分析了可能造成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原因。类似于一般分析,我们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揽子可供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和货币当局选择的缓释政策工具。
综上所述,本论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缓释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行为,以维护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将亲周期理论与已有的金融不稳定理论统一了起来。对于金融稳定的研究,这是一个既久远而又斩新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巴塞尔监管框架的提出与实施,一些国外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理论,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对于金融不稳定产生的微观机理作出了深刻剖析。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经典理论与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理论在金融稳定的框架下统一了起来。
2、亲周期性原因分析与缓释政策选择的系统解释。目前国外对于商业银行亲周期性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理论,但不同的理论往往只侧重于某一方面。在本论文框架中,我们全面研究了商业银行现有风险计量体系可能带来的亲周期性,解释经济扩张时期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羊群行为理论,以及解释经济衰退时期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信用萎缩理论。对于缓释政策选择,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分散,而且有些问题的研究也刚刚开始,论文中我们在已有分散研究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3、对于中国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和学术界还没有充分注意到研究商业银行亲周期性问题的重要性。本论文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宏观经济波动历史的考察认为,如同亲周期性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也呈现周期性的特征,银行信贷在通货膨胀的形成及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整个银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这种自主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所以,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本论文也提出了一揽子可供货币当局、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选择的缓释工具,以达到增强中国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稳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