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隐藻藻蓝蛋白-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的分离及其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omking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索了蓝隐藻的实验室培养以及大规模制备类囊体膜的条件;建立并优化了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的去污剂增溶以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的方法,稳定分离到4种活性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包括2种捕光复合物及PSⅠ和PSⅡ颗粒各1种;又对2种捕光复合物及PSⅡ颗粒分别进行了二次增溶,分别采用蔗糖密度超离心和等电聚焦方法分离,共得到5种叶绿素蛋白亚复合物,并对所得各种复合物和亚复合物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光氧化活性、多肽组成以及等电点等特性进行了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显示,两种捕光复合物分别是小颗粒的外周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主要含有20、24KD多肽)和包含内周和外周天线成分在内的大的捕光复合物颗粒(等电点为pH5.3~5.8,主要含有19、24、28、37、42、70KD多肽);PSⅡ颗粒则包含PSⅡ核心(等电点为pH5.9,主要含有24KD多肽)以及内周天线两种亚复合物(等电点为pH6.4,主要含有56、37、30、20、16KD多肽)。经静态和动态荧光动力学以及多肽分析证实,大的捕光复合物颗粒(带Ⅱ)、PSⅡ颗粒(带Ⅲ)以及捕光亚复合物颗粒(带Ⅱ-2)和PSⅡ核心复合物(带Ⅲ-2)是活性的蓝隐藻藻蓝蛋白-叶绿素蛋白复合物;藻蓝蛋白与捕光复合物及PSⅡ核心的结合不具有结构上的倾向性;其吸收的能量向PSⅡ的传递可经由Chla/c-蛋白复合物介导,也可以不依赖其介导。根据上述结果,最终构建了蓝隐藻叶绿素蛋白复合物之间以及叶绿素蛋白与藻蓝蛋白之间的结构关系图。
其他文献
重金属污染在河口环境中普遍存在,导致生物资源的衰退,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本研究在九龙江口受排污影响水域设定3个站位,以香港牡蛎为研究对象,通过48 d的移植实验,研究在高度动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 ,又称仿刺参,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游走亚门(Eleutherozoa),海参纲(Holothuroidea),循手目(Aspidochirota),刺参科(Stichopod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是我国沿海海域最重要的海洋头足类物种,现人工养殖已经取得突破。但养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性早熟现象严重影响其养殖效果,因此揭示养殖条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黄茅海河口是珠江入海河口之一,包括黄茅海河口湾及上游崖门纳潮河道,在其独特的地形条件影响下,形成数个有着稳定驱动机制的小尺度动力结构单元。本文应用构建的黄茅海河口三维
为了研究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在低温胁迫下行为表现、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相关耐寒基因表达的变化。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确定黄姑鱼的半致死低温,并研究低温胁迫对
该文将通过室内的静动三轴试验结果,建立静、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应变模型,并分析模拟波浪荷载下粉土中的孔压响应、临界循环次数、动强度;通过一系列渗透变形试验求出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