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索了蓝隐藻的实验室培养以及大规模制备类囊体膜的条件;建立并优化了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的去污剂增溶以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的方法,稳定分离到4种活性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包括2种捕光复合物及PSⅠ和PSⅡ颗粒各1种;又对2种捕光复合物及PSⅡ颗粒分别进行了二次增溶,分别采用蔗糖密度超离心和等电聚焦方法分离,共得到5种叶绿素蛋白亚复合物,并对所得各种复合物和亚复合物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光氧化活性、多肽组成以及等电点等特性进行了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显示,两种捕光复合物分别是小颗粒的外周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主要含有20、24KD多肽)和包含内周和外周天线成分在内的大的捕光复合物颗粒(等电点为pH5.3~5.8,主要含有19、24、28、37、42、70KD多肽);PSⅡ颗粒则包含PSⅡ核心(等电点为pH5.9,主要含有24KD多肽)以及内周天线两种亚复合物(等电点为pH6.4,主要含有56、37、30、20、16KD多肽)。经静态和动态荧光动力学以及多肽分析证实,大的捕光复合物颗粒(带Ⅱ)、PSⅡ颗粒(带Ⅲ)以及捕光亚复合物颗粒(带Ⅱ-2)和PSⅡ核心复合物(带Ⅲ-2)是活性的蓝隐藻藻蓝蛋白-叶绿素蛋白复合物;藻蓝蛋白与捕光复合物及PSⅡ核心的结合不具有结构上的倾向性;其吸收的能量向PSⅡ的传递可经由Chla/c-蛋白复合物介导,也可以不依赖其介导。根据上述结果,最终构建了蓝隐藻叶绿素蛋白复合物之间以及叶绿素蛋白与藻蓝蛋白之间的结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