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研究。该项研究是在借鉴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规范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体系,并对我国1991-2000年全国及广东、山东、贵州三省(以下简称样本省区)地方财政支出的实践作出实证分析,以揭示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控制机制及实现途径,提出适宜的政策措施。该项研究基本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建适合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体系或框架;二是考察全国及样本省区财政支出结构的历史实践,探析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根本问题;三是探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控制机制和实现持续优化的途径,并提出政策措施。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如下: 1、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规范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分别研究和规范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概念、本质及其效应等理论问题。通过研究指明:(1)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在地方财政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地方财政支出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和空间表现。(2)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本质是在财政配置资源量占社会资源总量合理的前提下,财政资源内部各构成要素符合社会共同需要的目的,并且分配比例协调合理的状态。(3)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支出本身的效率,而既定的支出效率取决于这种结构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即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效应。(4)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要保持持续优化,除调整支出结构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支出控制机制。支出控制包括对地方财政资源配置方案选择、资源的分配及使用和结构的评价、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2、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地方财政资金的供求矛盾。根据1991-2000年全国地方财政资料探明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经济建设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多年一直偏低。1991-2000年全国地方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25%-27%徘徊,从未突破30%,最高的是1993年占比28.52%,最低的是1991年占比24.5%;样本省区占比在28%左右,最高的是1996年占比33.54%,最低的是2000年占比25.65%。(2)经常性支出的比重过大。同期全国地方财政用于各类事业费的支出占比高达35%左右,最高的是1994年占比37.14%,最低的是2000年占比30.64%;样本省区各类事业费的支出占比在30%左右,最高的是1994年占比35.59%,最低的是1996年占比27.75%。(3)行政经费增长迅速。同期全国地方财政用于行政管理费加公检法支出的合计占比在15%左右,最高的是1996年占比16.75%,最低的是1991年占比13.62%,年均增速达15.72%,高于财政支出年均增速13.40%的水平;样本省区公检法支出加行政管理费的支出占比在16%左右,最高的是2000年占比17.64%,最低的是1991年占比12.97%。(4)事业费支出比行政费支出的弹性小。1992—2000年,全国地方财政行政管理费(含公检法支出)支出弹性,9年的数值有6年在1以上;样本省区9年的平均数值有6年在1以上。全国地方财政各类事业费支出弹性,9年的数值仅有2年在1以上;样本省区9年的平均数值有4年在1以上。(5)不同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差异大,主要表现在地方财政支出水平在不 5、论文针对实现地方对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的预期目标的需要,系统地研究提出了适宜的政策措施‘所提出的政策措施主要是:(1)转换政府职能,调整地方财政使用方向。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其财政支出应重点支持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制订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法律规范。近期内解决的重点应放在“上面出政策下面拿钱”的问题上,各级政府应遵循“谁出政策谁拿钱”的原则,在制定和实施涉及到政府间财政权益再分配的公共政策时,各级决策者要遵守政策责任原则;长期内,应完善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法律体系,使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间事权、收入和支出划分具有权威性。(3)建立规范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提高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凭借国家职能强制征收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长期稳定的收费(基金)改为税收,纳入地方税体系。同时,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收入,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4)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在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基础上,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省级财政要按照有关客观因素和开支标准,合理测算所属市级、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政权正常运转等基本财政支出需求.对县、乡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基本财政支出需求部分,省、市级财政要通过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加以解决。(5)标本兼治,缓解地方财政困难。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继续完善财税体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调整学校布局,精简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6)完普地方财政预算与效益评价机制。强化地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预算编制方法,严格预算支出约束和监督,建立健全支出使用管理的效益机制。(7)加快改革地方财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