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二烯-苯乙烯两嵌段共聚物,具有苯乙烯溶液粘度低,凝胶含量低的特点,可用于HIPS和ABS生产工艺。本文对丁苯两嵌段共聚物LBS1601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用多种测试方法对丁苯两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尤其考察了门尼粘度的影响因素,5%苯乙烯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凝胶含量产生的因素进行了考察。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改变加料方式和加料顺序,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对丁二烯-苯乙烯两嵌段共聚物微观结构,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次加料的方法,反应产生的非嵌段含量过高,采用聚苯乙烯先聚合的方法,第二段反应引入的杂质会杀死一部分PS的活性种,造成小分子量的聚苯乙烯均聚物的产生,对产品性能造成影响。采用聚丁二烯先聚合的方法,从GPC的谱图上观察不到小分子均聚物。通过单体转化率的测定以及核磁分析,发现当反应转化率到98%以后,延长第一段的聚合反应时间也很难使得反应转化率提高,核磁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并不能明显减少非嵌段部分的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丁苯嵌段共聚物的相形态,结果表明,结合苯乙烯含量15%—30%的相形态相差不多。结合苯乙烯含量10%的丁苯共聚物相分离不明显。DSC测定的丁苯两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国外610A样品相同。~1H-NMR测定的丁苯两嵌段共聚物的非嵌段含量高于610A。动态流变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结合苯乙烯含量15%和20%的丁苯两嵌段共聚物动态流变曲线几乎重合,而610A样品(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7%)与它们有较大差别。(2)考察了分子量,结合苯乙烯含量,非嵌段含量对门尼粘度和5%苯乙烯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发现5%苯乙烯溶液粘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及结合苯乙烯含量的减小而增大。当结合苯乙烯含量在15%—30%变化时,门尼粘度的值没有变化,非嵌段部分对门尼粘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对5%苯乙烯溶液粘度没有影响。(3)凝胶产生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的单体浓度,分子量等不能构成凝胶产生的原因,提高反应的引发以及达到的最高温度,温度过高容易产生凝胶,降凝剂1,2-丁二烯能够有效抑制大分子的产生,因此能够有效的抑制凝胶,同时对聚合反应动力学造成一定影响。加入量超过150PPM能够对分子量的分布产生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