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东两向的古亚洲成矿域和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成矿域的重叠部位,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成矿区带。最近几年在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的示踪下,陆续发现了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床、龙头山大型银铅锌矿床,以及在白音诺尔等老矿区对矿床成因有了新的认识,为此在基础地质、成矿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于1∶20万水系沉积物数据的再开发,寻找新的预测区提到了重耍的工作日程上。本论文以项目组的“基础地质-成矿成晕机制-理论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现代计算机技术”“一条龙”式的研究思路为指导,建立大兴安岭南段银铅锌矿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进而圈定成矿预测区。
本论文以大兴安岭南段地区6个1∶20万图幅共8222个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制作一系列的地球化学图、异常图、衬值异常图、组合异常图、综合异常图、因子得分图和相似度图等图件。在总结前人基础地质、成矿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该地区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应用该模式进行成矿预测,圈定成矿预测区。获取的主要成果如下:
1、对研究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制作39个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图、衬值异常图、综合异常图、组合异常图等图件,重点研究主成矿元素Ag、Pb、Zn和主要伴生元素Cd、Cu、Co、Cr、Mn、W、Sn、Mo、Bi、Hg、As、Sb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矿源层及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矿床的主成矿元素和其对应的伴生元素的异常组合特征。
2、总结拜仁达坝、白音诺尔、龙头山三个典型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拜仁达坝矿区异常以Ag为主,Pb、Zn异常较弱,伴生元素为Cd、Cr、Co、Ni、Mn、Cu、Hg、Sb等,伴生元素异常较好,但异常之间套合较差,呈环心式分布;白音诺尔矿区主成矿元素异常显示较好,以Pb、Zn异常为主,伴生元素有W、Sn、Bi、Cd、Mn等,异常显示较好,两者异常套合较好,有相同的浓集中心,呈套合式分布;龙头山矿区主成矿元素Ag、Pb、Zn异常显示清晰,伴生元素为As、Sb、Cu、Cd等,主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有相同的浓集中心,异常呈套合式分布。
3、不同类型的矿床在1∶20万水系沉积物中表现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由于三个典型矿床主成矿元素都是Ag、Pb、Zn,因此主要区别为伴生元素的不同。拜仁达坝矿床成矿热液来源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赋矿围岩为硅铝质岩石的热液脉型矿床,伴生元素以Cd、Cr、Co、Ni、Mn、Cu为主,呈现了继承二叠纪大石寨组中基性火山岩及基性岩脉元素组合的特征;白音诺尔矿床的形成为燕山期岩浆作用叠加于二叠纪矿源层所致,且以燕山期岩浆作用叠加改造为主,因此伴生元素W、Sn、Bi突显,而大石寨组的Cr、Co、Ni、Mn、Cu等元素异常相对较弱;龙头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热液沉积作用的富集成矿,燕山期又受岩浆热液作用的影响,伴生元素以As、Sb、Cu、Cd为主。
4、论文在总结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球化异常学特征与典型矿床对应关系,并建立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模式,为区域成矿预测打下基础。
5、应用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在大兴安岭南段地区进行成矿预测。以拜仁达坝矿床为典型矿床共圈定预测区7个,其中B级预测区6个,C级预测区1个;以白音诺尔矿床为典型矿床共圈定预测区18个,其中A级预测区3个,B级预测区8个,C级预测区7个;以龙头山矿床为典型矿床共圈定预测区4个,其中B级预测区3个,C级预测区1个。总共圈定预测区29个,其中A级预测区3个,B级预测区17个,C级预测区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