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全血捐献者献血前后铁调素(Hepcidin,HEP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的浓度变化,分析多次献血对HEPC、vWF、AngⅡ、LOX-1的影响,进而探讨多次献血对机体内潜在铁贮存状态、血管内皮损伤状态、氧化应激状态、脂质过氧化状态的临床价值。对象与方法:对象:收集天津地区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定期自愿全血献血者70例,同期未献血志愿者20例,根据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GB18467-2011),在献血前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严格的医学检查。方法:选取献血频次≥2次的献血者作为献血组,其中低频献血组:献血频次2次,中频献血组:献血频次3~9次,高频献血组:献血频次≥10次,选取同期未献血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献血四组),另献血频次≥5次献血者为≥5次献血组,2~4次献血者为<5次献血组(献血两组)。1.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EPC、vWF浓度。对献血四组及献血两组间基线资料及HEPC、vWF进行比较,比较有意义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2.ELISA方法检测AngⅡ、LOX-1浓度,比较献血组与对照组AngⅡ、LOX-1浓度的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对机体潜在氧化应激状态、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AngⅡ、LOX-1对潜在氧化应激状态、脂质过氧化状态的诊断效力,Kaplan-Meier概率分析低频、中频、高频三个献血组随献血频次增加,潜在发生氧化应激状态、脂质过氧化状态的概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HEPC浓度在高频献血组明显降低,vWF浓度在高频、中频献血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频献血组和对照组范围内,Logistic回归表明,HEPC和FER浓度下降及vWF和FER浓度下降均为机体高频献血后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HEPC浓度下降对机体潜在较高铁贮存状态的改善、vWF浓度下降对机体潜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诊断效力。≥5次献血组与<5次献血组比较,HEPC浓度、vWF及FER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显示,HEPC和FER下降、vWF和FER下降均为机体≥5次献血后的保护因素,分别对机体潜在较高的铁贮存状态的改善、潜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诊断效力。2.献血组AngⅡ、LOX-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gⅡ、LOX-1浓度下降是机体多次献血后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AngⅡ浓度下降对机体潜在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诊断效力,LOX-1浓度下降对机体潜在脂质过氧化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诊断效力。低频、中频、高频献血组的Kaplan-Meier概率分析表明,随着献血频次的增加,潜在发生氧化应激状态的概率、脂质过氧化状态的概率依次降低。结论:多次献血后HEPC、vWF、AngⅡ、LOX-1浓度下降,是机体的保护因素,提示多次献血对机体潜在不良的铁贮存状态、血管内皮损伤状态、氧化应激状态、脂质过氧化状态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