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颈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及图像分析方法本研究应用三维多对比度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征、组成成分及斑块分布。研究运用36通道神经血管线圈进行颈动脉冠状位的3T磁共振扫描,包括三个多对比度序列,即三维运动敏感驱动平衡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 MERGE),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及斑块内出血序列(3DSNAP)和三维时间飞跃序列(3DTOF)。三维磁共振扫描具有快速扫描,高空间分辨率(0.6-0.8mm)和纵向覆盖范围长(>150 mm)的优点,可以更好地描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本研究应用3D CASCADE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负荷的形态学特征,包括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血管总面积(TVA)、平均管壁厚度(MWT)及标准化管壁指数(NWI=WA/[LA+WA]x100%)等。根据磁共振多对比度图像统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斑块内出血(IPH)、脂质核(LRNC)和钙化(CA),并将斑块内出血和富含脂质核斑块(脂质核面积/管壁面积≥40%)标记为高危斑块(HRP)。研究采用北美NASCET标准来测量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为统计分析方便,我们将颈动脉分为五段:远心颈内动脉段(D-ICA)、近心颈内动脉段(P-ICA)、颈动脉球部(CB)、远心颈总动脉段(D-CCA)和近心颈总动脉段(P-CCA)。第二部分无症状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三维多对比度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研究背景和目的颈动脉高危斑块(HRP)是引起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应用三维(3D)多对比度磁共振(MR)血管壁成像技术探讨无症状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征、斑块成分及斑块分布特征。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的入组人群为60岁以上的无症状老年人。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T磁共振双侧颈动脉管壁扫描,扫描序列为多对比度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序列,主要包括三维运动敏感驱动平衡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 MERGE),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及斑块内出血序列(3DSNAP)和三维时间飞跃序列(3DTOF)。我们定量测量了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且统计了斑块的组成成分及分布特征。为更加系统的评价斑块的分布,我们将颈动脉分为五段:即D-ICA段、P-ICA段、CB段、D-CCA段和P-CCA段。结果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72.1±5.7岁,其中有63位男性受试者。在140位受试者中,87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总人数62.1%。其中,17例患有高危斑块,占总人数12.1%。51位受试者患有不止一个颈动脉斑块,约占总人数36.4%。在受试者的280根颈动脉中只有5.7%的血管有管腔狭窄(21.1%±11.4%)。无管腔狭窄的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块及高危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43.2%和8.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发生于CB段,其次是P-ICA段、P-CCA段、D-CCA 段及 D-ICA 段,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33.9%、13.6%、11.1%、4.6%和 3.6%。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年龄与颈动脉多发斑块的发生率有关,其OR值为1.835,95%置信区间为1.196-2.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无症状老年人群普遍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且有一定几率产生高危斑块。研究表明,我们有必要运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