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是全球第三大女性癌症杀手,但子宫颈癌是一种愈后较好的癌症,要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完美配合以及良好的诊疗计划。宫颈癌治疗的过程中,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不可或缺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距离放射治疗,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与传统后装放疗(宫腔管+卵圆体对)是现今两种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放疗的常见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比本中心28例经病理学确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经腔内联合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IC/ISBT)即“采用宫腔管与金属针相结合的施源器,通过三维CT引导结合临床妇科查体,经徒手自由插入金属针的腔内联合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或传统后装放射治疗(ICBT)的A点(A1点、A2点)、HR CTV D90、HR CTV D100、危及器官(膀胱、结肠、直肠、小肠)的剂量学差异及近期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宫颈癌的近距离治疗中寻找更新、更有效、更方便的治疗技术。方法:收集从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经病理学确诊的28例经IC/ISBT或ICB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IC/ISBT治疗12例,经单纯ICBT治疗16例。本研究所有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完成对两种治疗方法的A点剂量(A1点、A2点)、靶区剂量(HR CTV D90,HR CTV D100)、危及器官(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cc、DO.1cc)的受量,及近期疗效的比较。结果:1.靶区剂量比较: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与传统后装放射治疗相比,A点剂量获得显著提升(右侧为A1点及左侧为A2点),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0)。在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临床靶区剂量中(HRCTV D90、HRCTV D100)均明显高于传统后装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0)。2.危机器官(OARs)受照射剂量比较:在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中危及器官(膀胱、直肠、结肠、小肠)在D2cc、DO.1cc与传统后装治疗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O.05)。3.近期疗效(近距离治疗后1个月)的比较: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近期疗效显示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与传统后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与传统后装放射治疗相比,在不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及不降低患者近期疗效的基础上,可明显提高患者高危靶区剂量,显著增加局部A点剂量,可有效预防宫颈剂量不足所导致的局部复发。是临床医生在宫颈癌的近距离治疗中更新、更有效、更方便的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