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皮肤黑色素瘤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皮肤肿瘤,也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关于其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能有效的指导临床医生工作。但是,皮肤黑色素瘤具有显著的人种和地域流行病学特异性。目前我国关于皮肤黑色素瘤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性较大,且缺乏多中心研究。本文就此开展基于我国人口流行病学特点的双中心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整形烧伤科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计纳入94例患者。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研究因素包含:1.年龄;2.性别;3.术前LDH水平;4.切缘是否达到指南要求;5.区域淋巴结状态;6.原发灶部位;7.肿瘤厚度;8.原发灶是否伴有溃疡;9.病理是否提示有脉管浸润;10.术前是否有病理活检;11.术后是否有疾病进展;12.是否行区域淋巴结清扫。生存曲线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皮肤黑色素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此项双向性队列研究共纳入患者94例,平均年龄63.3±12.5岁,男女比例数为1:1。1年总体生存率为87%,3年总体生存率为52.2%,5年总体生存率为34.7%。经过log-rank检验,纳入研究的十二个因素中共八个因素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分别是:患者的性别、区域淋巴结状态、疾病进展、原发灶厚度、脉管浸润、是否活检、术前LDH水平、切缘是否达到指南要求。多因素分析示疾病进展、性别、原发灶厚度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1.疾病进展、性别、原发灶厚度是皮肤黑色素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2.患者的区域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是否活检、术前LDH水平、切缘是否达到指南要求与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治疗性或预防性的选择性区域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4.对于原发灶大部分位于肢端的中国患者,原发灶溃疡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