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蓄存款是银行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是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近些年来,银行由于受到脱媒趋势的影响,单凭银行储蓄存款已不能保留客户,因此银行必须通过其他来方法来改变这种局面,而理财产品的出现在吸收客户资金的同时也丰富了银行的功能。从银行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在银行零售业务的实际操作中,如何看待并处理理财和储蓄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分歧。这种分歧不仅关系到理财产品和储蓄存款业务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银行零售业业务的转型发展。因此,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和居民储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对储蓄存款有正的影响?还是负的影响?还是没有影响?这些都是本篇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首先,本文在已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上,用搜集到的具体年度数据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和储蓄存款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根据具体数据构建VAR模型来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变动产生的影响。根据以上估计结果分析,我们得出银行理财产品对居民储蓄存款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比较复杂: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对居民储蓄存款产生了一定负的影响,原因可能是人们将银行原有的存款资金一部分用于购买了理财产品,从而导致银行储蓄存款有所下降;长期来看,理财对储蓄存款有以正的影响为主,因为理财产品的发行,增加银行功能的同时也扩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而且银行信誉相对于其他投资渠道而言信誉更高,人们更多的倾向是把钱放入银行。之后,本文又以某一具体Z银行为例来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银行理财产品在储蓄存款发展和银行整体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最后一章针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