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其性质是平等的、互惠的。随着人们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同伴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同伴关系具有重要的功能:①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③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早期同伴关系不良,不仅影响儿童当时的心理发展,而且还与其以后的各年龄阶段出现的许多行为问题、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厌学、逃学、攻击性行为等)、精神病等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技能是指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方式。社会技能部分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一方面,社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关系好坏、事业的成功与否或在社会生活中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关系又为社会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背景支持。社会行为影响同伴关系,不同的同伴关系又促进或抑制某种社会行为。 随着人们对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认识到早期同伴关系不良对儿童以后的社会适应和人格发展的影响,一新兴领域—社会技能训练研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技能训练旨在通过干预方案的实施,帮助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掌握与同伴交往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改进其同伴关系。目前的社会技能训练研究有如下特点:(1)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2)采用多种方法开展训练。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着眼于目标行为的塑造,直接训练各项具体的交往技能,包括各种单项技术和综合训练;二是着眼于社会技能的概化和迁移,试图在认知水平上改善社会技能,具体是对儿童进行“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训练。(3)训练对象较少以幼儿为被试,且多研究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1)训练内容不全面。(2)训练对象多指向被忽视与被拒绝幼儿,国内无人开展矛盾型幼儿的研究。从教育实践来看,教育者没有意识到矛盾型幼儿的教育价值。(3)训练方法的有效性论证不够充分。(4)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单一。 故我们开展被忽视与矛盾型幼儿社会技能训练的实验研究。选择较为综合的社会技能内容对两类幼儿分别进行移情训练与观察学习,从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及同伴提名三个维度进行效果的检测,以期为幼儿教育实践中对两类幼儿的教育提供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建议。 本实验研究在采用现场提名法测量4一6岁幼儿在幼儿园的社交地位并根据CDC分类系统划分幼儿的同伴类型的基础上,选出30名被忽视幼儿和30名矛盾型幼儿作为训练对象开展3x2二因素完全随机实验。因素A:训练方法,包括三个水平:A,移情训练,AZ观察学习,A3控制组。因素B:同伴交往类型,包括两个水平:B,为被忽视型,BZ为矛盾型。结果表明: (1)移情训练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降低幼儿的负提名、打斗玩耍、抢占玩具与敌意言语的水平。观察学习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情感感受、公德行为、安慰与同情水平。而谦让的降低、打斗玩耍的上升有待进一步探讨。控制组在提高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同伴提名上无效,反而其敌意言语、拒绝同伴非常显著或显著地增多。两种方法之间在某些项目(如情感感受、同情、安慰与公德行为、敌意言语)上存在差异。总的来说,观察学习的效果优于移情训练(敌意言语反之)。 门)在社会表达上,采用观察学习法对矛盾型幼儿进行训练比对被忽视幼儿训练的效果更好。在合作、正向行为上,采用移情训练法对被忽视幼儿进行训练比对矛盾型幼儿训练的效果更好;在帮助上,控制组中矛盾型幼儿比被忽视幼儿效果更好。综合各项可认为:对被忽视幼儿采用移情训练效果更好,对矛盾型幼儿采用观察学习效果更好。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获得了一些启示与建议,启示有:门)社会技能训练对于改善同伴交往不良幼儿的同伴关系是必要的,但并非充分的。还需考虑环境等一系列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如改变幼儿同伴对同伴不良幼儿的刻板印象、思维定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他介1注意、提醒与强化;教师与家长齐心协力,形成教育“合力”影响幼儿等等。门)为充分挖掘移情训练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实践、反思“移情训练”这一方法。 建议有:门)本研究是小样本的短期训练,在以后的推广实施中,训练时间、强度还需延长、增大。(2)实践中,还需进一步根据不同类型幼儿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的频次、时间上有所差异。(3)实施中应尽量保持实验教师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