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个进行性的线性发展过程,由于脂质沉积造成管腔狭窄和组织缺血,最终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AS治疗的重点是AS斑块消退。然而近年研究发现,AS不仅仅是单纯的脂质性病变,在病变过程中有很多炎症因子的参与及表达,因此更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而且AS急性心脏事件的死因是斑块破裂及相继发生的血栓形成。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的危险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而不是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KB, NF-κB)能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并间接促进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CTSD)的表达增加,从而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目的: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CTSD在人正常冠脉组和粥样硬化冠脉组中的表达,观察两者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炎症指标和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临床有效的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管腔狭窄程度从尸检标本中获得55个冠状动脉的标本,通过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按有无脂质中心及其大小是否超过所占斑块面积的40%,将斑块分为稳定组(≤40%,20例)、不稳定组(>40%,23例)和正常对照组(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斑块内CD68,NF-κB、CTSD各自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秩和检验、非参数等级相关性(Spearman)检验。结果:CTSD主要在粥样硬化冠脉内膜区域表达,表达的阳性部位为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巨噬细胞胞浆以及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胞浆,在正常组中无表达,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表达均有差异(P稳=0.021,P不稳=0.001)。不稳定斑块中CTSD表达高于稳定斑块。NF-κB在粥样硬化冠脉斑块中有表达,表达的阳性部位为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巨噬细胞胞浆、平滑肌细胞胞浆、泡沫细胞胞浆和中膜的平滑肌细胞胞浆,部分细胞核也有阳性表达。NF-κB在正常组中无表达,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表达有差异(P稳==0.000,P不稳=0.002)。NF-κB不稳定斑块中表达高于稳定斑块。Spearman非参数等级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CTSD与NF-κB在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膜区域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753,P=0.000)。结论:1.在正常冠脉中均无CTSD和NF-κB的表达,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有表达且在不稳定斑块组的表达高于稳定斑块,CTSD和NF-KB的高表达提示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2.NF-KB在冠状脉粥样硬化中能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而这些细胞因子能进一步促进CTSD的分泌,使其活性增强,在本实验中CTSD和NF-KB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有相关性,且成正相关,提示二者对斑块发展具有协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