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媒介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新的媒介技术对传统媒介进行改造,传统社会向媒介化社会进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塑造了新的“数据媒介”环境。一方面,大数据媒介逐渐超越信息交流的本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空间,不断改造着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意识世界;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依赖大数据技术,数据化生存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数据依赖成为社会惯性。数据媒介社会——一个崭新的媒介化社会形式已经到来。目前的大数据媒介研究,仅落脚于技术层面,强调大数据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本身的发展和应用,忽视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对于社会形态发展的影响。本文建立于媒介技术与社会形态变化之间逻辑联系,通过剖析大数据媒介与人们的社会认知之间的互动影响,希望阐明以下两点内容:首先在媒介技术的变迁过程中,媒介满足了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同时,也总是在某些方面违背人的本性,或者说诱发了人本性中的劣根性;其次解释大数据媒介对于建构人的认知世界和新的社会形态的现实作用。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大数据媒介对我国媒介化社会的影响,即数据媒介社会的产生。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大数据媒介产生于大数据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式,它具有小中见大、内容丰富、日常生活契合度高等特征。当下,大数据媒介逐渐构建起了新型的媒介环境:作为感知环境,他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延伸了人体的感知世界;作为符号环境,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新的认识世界的符号体系——数据符号;作为社会环境,它在受众周围建立起了全新的“数据拟态环境”。第二节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媒介社会的形成逻辑以及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媒介社会形成的主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媒介社会的形成主要依照下面四个逻辑进行:媒介技术成为物质基础;媒介涵化人的思想意识;媒介培植人的生活方式;媒介重构社会文化。而大数据媒介正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便捷的使用,养成受众的数据依赖,建构了一个足以影响世界的“数据拟态环境”。第三节描述了数据媒介社会的三个基本形态:人的生命的延伸;其他媒介的延伸;世界的延伸。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人在数据媒介社会中的存在形态——“数据人”的基本特征。文中提到的“数据人”是指处于媒介社会使用大数据媒介技术感知世界的人们。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数据人”的基本特征:对于大数据媒介“盲从”,对于客观世界“麻木不仁”,对于数据信息“依赖”;并讲述了随之而现的“数据人”的三种形态:“代码人”、“提线木偶”和“数据奴仆”。第二节从文本的生产、主体意识的淡薄和多重权力冲突的受众角色三个层面描述了“代码人”是数据媒介中人的角色异化。第三节从人的主动性、空间感知、关系感知三个层面论述了“提线木偶”是数据媒介中人的感知功能的异化。第四节主要描绘了在大数据媒介情境下人的行为异化形成所谓之“数据奴仆”。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大数据媒介呈现出“数据是媒介的延伸”的状态。本章共四小节:大数据媒介对于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影响来实现媒介功能的异化;通过对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影响来实现媒介传播方式的异化;通过对数据符号的广泛使用和信息收集、整理体系中的不对称形态实现传播内容的异化;通过对媒介隐私权力的让渡实现传播空间的异化。本章节阐明了大数据媒介事实上是传统媒介形式的延伸,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来实现对媒介本身的异化。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数据媒介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主要影响。第一节阐明了数据媒介社会构建的核心条件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广泛应用,基本条件有三点:大数据技术作为社会关系变革的基本驱动力存在;大数据技术作为社会阶级隐性的权力工具而存在;大数据技术作为推动媒介生态系统变革的基本动力存在。第二节描述了数据媒介社会形成的后果之一:大数据拟态环境产生,及其对一般受众的向导作用和误导作用。第三节阐述了数据媒介社会形成的后果之二:在数据媒介社会,审美文化正经历的消解与重构包括经典审美文化的瓦解,审美文化功能的偏移以及审美文化的庸俗化。第四节重点描述了数据媒介社会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三个基本形态:微观层面的虚拟社区,中观层面的赛博空间,宏观层面的数据社会。第五部分,结语部分。此部分中,笔者着重描述了数据媒介社会将是以数据作为基本组成结构,以信息技术范式作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主义作为发展方式的基本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