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拥有读者数量最多的小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而“虚实”问题在中国小说评论中始终占有格外突出的位置。作为小说繁荣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实”问题更是这些争论的焦点。从《三国演义》中“虚实”问题的接受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由重“纪实”到重“虚构”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发展的趋势,也是小说评论家对小说创作手法评论的价值取向。单就小说的自身发展规律而言,小说的创作和批评应该会沿着由“实”而“虚”的单轨道运行,但是在大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小说的接受史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重“实”与重“虚”相伴而行,因为,除了小说评论自身的发展规律之外,小说的接受还受社会现实、评论家自身的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所有的接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三国演义》自身的演变、人们对《三国演义》中“虚实”问题的接受的流变、这种流变产生的原因所反映的文学规律和社会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效果历史”。“效果历史”原则强调从艺术作品的理解史中理解作品,充分肯定了古代艺术作品对当代社会的意义。秉承“效果历史”原则,接受美学文学史观认为,文本意义的生成要求读者的不断参与,文学史的实质就是文本的接受史,每一代人都必须重写文学史。因此,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接受史的梳理实际上是重写文学史工作中的具体而微的部分。我们不能给文本接受预设一个标准,不同的社会条件和个体条件产生不同的接受类型,这种多样性的接受映射出不同时代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现实社会提供各种文明的历史参照,同时,只有在这种多样性的阐释中,我们才能纵览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文学的沉浮规则,激发经典文本的新活力。